學會與孩子交流
    一般來說,父母和孩子難以溝通是一個普遍現象。父母常說:“孩子回到家,不愛給我們講學校發生的事,感到和孩子的溝通很困難,也不知道孩子在班上的表現怎樣。”但是,張世君和女兒蒙蒙的溝通很好,不存在難以溝通的事情。
    很多了解張世君的朋友,都很驚奇地問張世君是怎么知道那么女兒班上發生的事情的。張世君認為,自己和其他父母的不同之處在于,她在與和孩子溝通方面是富有耐心的。張世君認為,父母和孩子難以溝通,很大原因在于父母和孩子交流時缺乏耐性和熱情。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回到家就很累了,一聽到孩子嘰嘰喳喳說學校的事情就會覺得心煩。因為孩子的事情在大人看來都很小,小到他和哪個同學爭位子,哪個同學又碰掉了他的書本等等。如果孩子不停地說著這些小事,父母就會不耐煩。要么教訓孩子幾句,要么干脆一揮手,不想再聽下去了。
    張世君說,其實,孩子都有想跟父母交流的愿望。但是,每次都會被澆冷水,以后他就不愿意給你講了。最后,導致孩子連父母認為是大的事情也不會給父母講了。這時,做父母的就會感嘆和孩子難以溝通了。
    張世君聽女兒蒙蒙講她學校的事是很有耐心的。她們的交流通常是在吃午飯的時候,邊吃飯,邊聽女兒講學校的事情。晚飯后的散步,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時間。每天晚飯后,張世君就和孩子在校園里散步,聽她講故事,講第二天準備寫的日記,也講她對自己的意見。
    有時候,她們的關系也會很僵,這時,就必須尋找和解的機會,比如利用飯后散步,讓她給自己提意見,達到雙方的共識。那么母女倆的關系又和好如初。她就會說一句:“媽媽,我最愛你。”張世君也說:“蒙蒙,你是媽媽的最愛。”
    與孩子交流,就是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更多的時候,張世君和女兒的關系是非常親密的,這得益于她和女兒的散步交流,母女倆總是不停地你一句我一句地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