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朋友式的媽媽
    蘇杭說,信任是一劑通心的良藥,關心得過分就變成了傷害。把孩子當朋友看待,她才會主動讓你走進她的心扉。
    一次,劉蘇班上有個男同學打逗,不小心踢傷了小個子k同學的辜丸,k同學立即住院了。中午,許多同學別扭得沒吃好飯,議論紛紛,發愁他今后不能成家生育了。女兒也憂心忡忡,回家向蘇杭討教。
    蘇杭趕快查醫書,最后,她得到了一個滿意的結果。她用一張小紙寫下:“一側辜丸的損壞不會喪失功能,你會有幸福的未來!”讓女兒悄悄地把紙條交給了k同學。平素視劉蘇為大姐姐的k同學不知怎么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于是說:“你媽真夠哥們兒!”
    班上另一位同學告訴劉蘇,他把這事和自己的爸爸一說,他爸爸就急了:“在學校不好好念書,還公開討論什么‘狗蛋’問題,真不學好!要在我們那個時候,早按流氓開除了!”
    蘇杭覺得,中學生渴求用醫學知識為同學解憂,助人與求學之心是多么珍貴!他們敢于公開討論婚育科學,這是時代的進步啊!為什么要把當年的封建愚昧當做單純向孩子標榜呢?
    有時,蘇杭和女兒之間也有面紅耳赤的爭論,凡在這個時候她都用幽默的語讓女兒輕松而大膽地質問。對待真理,她最怕孩子把她當做長者,唯唯諾諾而失去自我。
    孩子考得不理想,深夜難眠,悄悄推過藍色日記本,允許母親走進她的心扉。于是她在女兒的日記本上寫了這樣一段話:
    如果我只知道要你的高分安慰自己,那我只是個膚淺虛榮的媽媽;如果我只憑分數論定你的成敗,那我是個糊涂功利的媽媽。因為我分明看見,女兒正在追求全面發展的人生境界,正在追求為他人為集體做貢獻的高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