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常“麻煩”孩子
之所以現在很多孩子沒有責任感,是因為父母并沒有給孩子負責任的機會。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外出的時候,孩子的手中總是空的——最沉的包一定是在父母身上。吃飯的時候也是一樣,父母也總會先問一句:“想吃什么?我去給你買。”遇到需要乘坐出租汽車的情形,父母一般會主動揚起手叫車,然后打開車門先讓孩子坐進去。而且,這種小的事情會一直延續到孩子長大,甚至已經是成年人的時候。父母有的時候會埋怨孩子不會關心自己,但在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還是會一如既往地把事情包辦下來。
所以,父母不要埋怨孩子缺乏責任感,而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多讓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父母最好不要代勞,讓他從小學會承擔責任。
兒子19
歲那年,高蕓香的老母親開始不停地提醒她安頓“后事”了。在幾位朋友的引薦下,好不容易買到一副比較滿意的柏木壽器。但要把它送往農村,30里路的租車費就要1000錢,簡直是天價,分明是敲竹杠。可是,眼看到年底了,再也不能往后推,怎么辦呢?那幾天,高蕓香的腦袋里一直在琢磨這個難題。
一天,看到兒子腳踩沙發,手托著小板凳做凌空的俯臥撐,胳膊上的肌肉隨著動作滾動著。高蕓香突然心生靈感:何不把自己的難題放到飯桌上,與兒子討論一番呢?于是,她說:“這幾天媽媽遇到一個難題。”
正在吉林大學讀大三的兒子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什么難題?”于是,她就把這件事的前前后后詳細敘述了一遍。不料,兒子當即就摩拳擦掌地說:“咳,這有什么,借個板車,我去送!”
兒子的話,讓高蕓香一時難抑內心的欣喜。可是,她又開始擔心起來,要知道,別看19歲的毛頭小伙子,一身力氣,可從來沒有干過這拉車的重體力活兒。最后,事實證明,只要父母相信孩子,他就會想出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