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孩子懼怕貧困生活
擁有億萬家產的“領帶大王”曾憲梓,生活卻十分簡樸節約。香港《東方周刊》雜志,曾經刊載了這樣一則消息:“領帶大王曾憲梓,生活以簡樸見稱,平日吃的是青菜、白飯,即使請客,消費也以4000元為限。”
一個擁有40億資產的企業家,生活如此簡樸,也許很難讓人相信。然而對于吃番薯粥長大、嘗盡饑寒交迫滋味的曾憲梓來說,這種節省的生活,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而這種令人訝異的生活作風來自于他母親的教育。
曾憲梓年幼的時候,家里十分窮苦,尤其父親去世后,家里的日子就更加難熬。但是,他有一個十分偉大堅強的母親,面對艱難的生存環境,她必須精打細算,拼命干活,盤算著口糧是否有著落。
曾憲梓永遠不會忘記,小時候,母親為了節省口糧,精心計算著番薯粥里該放多少米;忘不了母親熬夜挑燈,將哥哥的舊衣縫制成他的衣衫;更忘不了母親經常對他說的話:“過日子要細心打算,不能顧了今天,忘了明天,不管什么時候,節省都是我們的本分。”
他的母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她在艱苦日子中的傳身教,對于小憲梓的成長,是一種鍛煉和塑造,使得他對于人生中的任何荊棘坑坎,都能勇敢地來面對和擔當。刻苦耐勞的母親是小憲梓成長的最佳榜樣。
曾憲梓的座右銘是“勤、儉、誠、信”,他說,勤儉節約是一個人要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品質。這些都是他的母親教誨的結果。
曾憲梓把母親的教誨牢牢地記在心里,他知道,每一分錢都是勞動創造出來的財富,浪費錢就是踐踏勞動。他把“勤儉節約”當作傳家寶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說:“掙錢要學,節儉要學。儉就是理財,就是持家,該花的錢就花,不該花的錢就堅決不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