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名家教子書:母親的榜樣(中國篇) > 5.6. 曾憲梓之母藍優妹:做生活的強者才能成功

      5.6. 曾憲梓之母藍優妹:做生活的強者才能成功

      56

      曾憲梓之母藍優妹:做生活的強者才能成功

      曾憲梓深有感觸地說:“從母親帶著我們的艱苦生活中,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我深深感受到窮苦人家不可傳的那種疾苦,我心里面便有一股強烈的志氣,那就是我長大后一定要好好做人,一定要改變這種貧窮的生活。”他確實做到了,是母親勇于改變命運的精神激勵著他,母親是改造命運的勇者。

      曾憲梓,1934年出生于廣東梅縣,幼年喪父,與勤勞善良、吃苦耐勞的客家母親相依為命,靠新中國的獎學金以優異成績讀完大學。1961年畢業于中山大學生物系,1963年,往泰國定居,1968年,移居香港。以后與夫人黃麗群女士一道,靠一把剪刀,艱苦創業,創立了享譽世界的“金利來”名牌,享有“領帶大王”之美譽。改革開放以來,捐助家鄉和祖國的公益事業,捐款已逾45億元。

      迎難而上才有活路

      1934年2月2日,曾憲梓出生在梅州一個客家大家庭里。曾憲梓這個名字還是他的父親給取的,相傳曾家是春秋時代孔子的學生曾參的后裔,傳到這一代是“憲”字輩。

      曾憲梓的父親曾榮發,一個極其典型的勤勞樸實的客家人。但是,過度的勞累使父親于1938年4月永遠地倒下了。父親去世之后,年僅32歲的母親,帶著9歲的憲概、4歲的憲梓,半饑半飽地度過他們含辛茹苦的歲月。

      曾憲梓的母親藍優妹是賢良淑貞、勤儉刻苦的客家婦女的典型。面對艱難的生存環境,她必須精打細算,萬事從長計議。為了孩子們,她不能改嫁,兒子是支撐她活下去、奮斗下去的唯一希望。

      即使在當時的社會,貧苦人家的孤兒寡婦是會備受他人輕視的。但母親不會在乎,窮苦人家自有窮苦人家的生存辦法。她知道,只要拼命干下去,就會有活路,就一定會熬出頭。

      青黃不接的日子,一家大小只能靠旱地里的番薯充饑。生活完全沒有來源。為了活下去,母親不得不用柔弱的肩膀,大擔大擔地替人家挑石灰。那個時候的房子不是用水泥做的,而是用石灰做的。母親像男人一樣一擔一擔地挑,然后主家也像對待男人一樣,按擔子計數,給母親工錢。母親賺的工錢用來購買一家人的口糧和食鹽。

      20世紀30年代末期的中國,正是國民黨統治時期,貨幣貶值非常厲害。母親一口氣不歇地挑整整一個上午,所賺的錢只可以買到一斤鹽。母親沒有去買,她顧不得吃飯,繼續挑了一個下午,當她拖著疲憊的軀體,拿著一天的工錢,再去買鹽的時候,還是只能買到一斤鹽。

      挑石灰的工作不是每天都有,為了生活下去,母親安頓好兩個小兄弟之后,決定跟著鹽商雇傭的挑鹽的隊伍,從梅縣挑鹽到江西去賣,并且也像男人一樣挑著滿滿一大擔鹽,遇山爬山、遇水涉水。

      這是一件連男人都不輕易做的苦差事,因為只有等到挑一擔鹽到達江西后,鹽擔必須無虧無損,刻薄的鹽商才會記工算錢。母親通常一去就是十來天,在泥巴地里玩累了的小憲梓,常常用他泥乎乎的小手托著他的小臉蛋兒,坐在家的門檻上,眼巴巴地盼著他的媽媽回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