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單獨讓人帶了一封密信給許靖央。
信中內容,不過是他認為談和可取,再打下去,只會兩敗俱傷。
故而,他允許許靖央帶幾隊兵馬回京述職,還說,他給許靖央準備了接風洗塵宴,好好犒賞他們此次征伐的大功勞。
剩下一些兵將,則要留在邊關鎮守威懾。
欽差膽戰心驚地看著許靖央,生怕她再將圣旨推回來。
然,這一次許靖央看完皇上的密信,終于接旨了。
“安頓好談和事宜,本將立即動身。”
按照皇帝的意思,許靖央向北梁回信,愿意談和。
北梁馬上安排了三名使臣前來。
許靖央和蕭賀夜在帳中接見了這一批人,一番相談,持續了四五日。
起初北梁不愿意給予全部的烏孫疆域,只肯給出一半。
但在蕭賀夜和許靖央強勢的態度下,最終雙方商定和談條件。
簽訂永不互戰一百年的條例,再將烏孫給予大燕,釋放大燕剩余八萬多的俘虜。
大燕則需要歸還之前繳獲的一些重要資材,以及被許靖央抓走至今還關著的幾位北梁副將。
一旦敲定,吩咐下去,底下執行的動作就更快了。
又是半個月過去,一切塵埃落定,許靖央帶著大軍一路向白猴關退,直至徹底離開北梁地界。
此時,紛飛戰火,總算可以停息了。
臨回京的前一夜,星野低垂,萬籟俱寂。
點將臺四周火把獵獵,映照著臺下無數堅毅的面容。
許靖央與蕭賀夜并肩立于高臺之上,夜風拂動他們的肩披。
許靖央語氣緩緩,聲音清亮:“將士們,征伐這半載,我們跨山河,歷血火,北拒強梁,守住了家國門戶,護住了萬千黎民,你們功不可沒!”
臺下,許多將士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
許靖央繼續道:“這一路,我們失去了太多同胞,他們埋骨他鄉,再不能隨我們一同南歸故里。”
“今夜在此,本將同王爺代大軍,共祭英靈!他們的功績,天地為證,山河不忘!”
許靖央和蕭賀夜舉起酒壇,朝地上潑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