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
一首詩從記憶的角落里跳了出來。
這首詩論辭藻,論意境,都遠遠比不上那些千古名篇,甚至可以說是有些直白粗淺。
但它卻最適合眼下的自己。
盧璘重新撿起一根樹枝,在另一片平整的泥地上蹲下。
這一次,他沒有急著動筆,而是閉上眼睛,在心中反復默念那首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神童詩》。
一首最能代表讀書人志向,也最符合這個時代價值觀的啟蒙詩。
他一個六歲的稚童,即將被送去做書童,寫下這首詩,再合理不過。
當他再次睜開眼時,眼中的迷茫與失落一掃而空。
這一次,沒有感受到之前那么強阻力。
手中的樹枝仿佛成了自己手臂的延伸,筆畫在濕潤的泥地上行云流水般劃過。
當最后一個“高”字的最后一捺落下時。
嗡。
一聲輕微的嗡鳴,仿佛從靈魂深處響起。
盧璘只覺得腦海中轟然一震,眼前的一切景象都開始變得模糊。
緊接著,一卷古樸的竹簡,在他空無一物的精神世界里,緩緩展開。
竹簡之上,一行行清晰的字跡憑空浮現。
盧璘,平安縣人,庚子年生
文位:蒙生
才氣:百縷
自創經典:《神童詩》
《神童詩》:級別:出縣,特效:悟性提高,對經史子集,文章詩詞等經典,研讀效率翻倍,幼童聽眾有概率覺醒“早慧”天賦,效果持續三日。
原來如此。
看著竹簡上的信息,盧璘瞬間明白了之前一切的緣由。
不是他寫不出《道德經》,也不是他無法復刻《赤壁賦》。
而是他沒有才氣。
才氣,這才是這個世界文道的根基,是撬動天地之力的唯一杠桿。
沒有才氣,哪怕他胸藏萬卷,也只是一個空有寶山而不得其門而入的凡人。
而剛才,他寫下那首《神童詩》,因為契合了他當下的身份、處境與志向,被這方天地的文道規則所認可,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創經典。
也因此,天地規則降下了獎勵。
一個最基礎的文位,“蒙生”。
以及一百縷作為啟動資金的“才氣”。
盧璘低頭,看著地上歪七斜八的《神童詩》,只覺頭腦比往常更加清晰了。
隨意地揮動了胳膊,都能感覺身體比之前更結實。
這就是才氣的力量嗎?
能夠微弱地提升身體素質。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