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認為我國的改革是前無古人的劃時代變革,既要保持本色不改,又要借鑒西方的先進經驗,出現各種復雜的新問題在所難免,付出的代價也必須承受。
好在改革殺出一條血路,站穩了腳跟,獲得了廣大干部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從這一點講,周通平的改革之路沒有錯,而且毫無爭議會在中山市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苗英杰和蔣廉聽罷都連連點頭,站起身向周通平鼓起掌,以表達贊同秦云東的觀點。
周通平心潮起伏地凝視著秦云東,眼角已經有了晶瑩的淚珠。
他大半輩子仕途獲獎無數,但都不及秦云東對他的評價珍貴。
秦云東繼續說:“老書記,您在任命年輕干部去臨縣和寧縣的過程,想必也非常不容易。雖然您從來不說,但我也能想象到,能說服市委班子成員同意,肯定也經歷了艱苦的博弈,以及不能放在臺面上說的交易吧?”
他雖然年輕,但已經積累了豐富的閱歷,深知一把手并不是真的能為所欲為,想要達成目的,必要的妥協和讓步都少不了。
周通平搖搖頭,沉默無語。
苗英杰有些著急,秦云東的問題非常關鍵,如果其中另有貓膩,那就不能把失察的過錯都推給周通平。
“老書記,云東不只是為您個人考慮,也是為了讓組織能得到真實的信息,有助于構建更高效的制度保障,防止今后重復犯錯。您不想推責的心情我理解,但還是應該站在對組織負責的角度如實講出來。”
苗英杰提的要求很合理,周通平遲疑片刻,終于點了點頭。
他回憶說,當年他有了提拔年輕干部的想法,先是和主要常委私下里溝通,以爭取他們的支持。
時任市長的姜南風和常務副市長的吳凡塵都表示反對,他們的理由都是年輕干部沒有閱歷,缺乏領導經驗。
其實這些都是托詞,他們兩個人只不過擔心周通平趁機擴充勢力,安插自己的親信,擠占他們的利益。
周通平工作那么多年,當然對他們的真實想法心知肚明。
他沒有因為兩人的反對意見而作罷,而是不厭其煩地不斷給二人做思想工作,并主動把年輕干部的任職范圍壓縮到臨縣和寧縣兩個貧困縣,以顯示不會動他們的蛋糕。
周通平還采用敲山震虎和憑空造牌施壓的辦法迫使他們就范。
首先,他公開批評姜南風的派系干部,同時又表揚了吳凡塵的手下,以此向姜南風發出明確信號。如果再不配合,他就會讓吳凡塵的人馬取而代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