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友的軍隊如同沖入羊群的餓狼,瘋狂地砍殺著敢于抵抗的殘兵,掠奪著帳篷里的財物,驅趕著成群的牛羊馬匹。
哭喊聲、求饒聲、狂笑聲混雜在一起,草原部落衰亡的悲劇再次上演。
馬勒部的留守的部族長老是一名年邁的老人,他在試圖組織微弱抵抗時,被劉長友的親兵隊長親手擒獲。
一夜之間,曾經也算一方勢力的馬勒部,徹底煙消云散,其人口、牲畜、積累的財富,都成了劉長友的戰利品。
五天后,劉長友志得意滿地率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返回了西嶺縣。
隊伍比出發時龐大了何止數倍。一眼望不到頭的牛羊馬匹,裝載著毛皮、金銀器皿的大車,以及垂頭喪氣被繩索串在一起的婦孺和工匠,無不彰顯著這次出征的巨大成功。
一回到衙門,劉長友立刻迫不及待地開始書寫給上級和朝廷的報捷文書。
在這份文書中,故事的版本被巧妙地篡改了:燧峰堡之戰,變成了他劉長友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的結果。
是他及時發現了馬勒部的入侵意圖,果斷命令麾下仁勇校尉張墨率領兩百精銳和清湖鎮青壯據堡固守。
并且按照他的指示,巧施妙計,內守外攻,浴血奮戰,成功擊退了敵軍先鋒的多次進攻,并殺傷敵軍八百余,為最終的勝利贏得了寶貴時間。
而真正的決勝之戰,則是由他劉都尉親率主力,抓住戰機,長途奔襲,在野戰中一舉擊潰馬勒部主力一千五百余騎。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