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架鐵背紅大鷹,從下山那天算,足足一周的時間,除了喝水之外,愣是沒吃一口食兒。
不開食兒也就罷了,體重也掉的賊慢,連續幾天,都是早上剛天亮那會兒打一根有力的鷹條(粑粑),剩下時間幾乎一整天都不排泄。
不眠不休七個整夜熬下來,兩斤三兩的鐵背紅大鷹,分量只少了不到二兩。
等第八天開食的時候,還有兩斤零著九錢的凈體重。
不愧是在譜的上品鷹,可以說將猛禽桀驁不馴的性子,體現的淋漓盡致。
不過,再硬的鷹,肯定也干不過人,當體能儲備突破臨界點之后,這架鐵背紅大鷹也終于扛不住了開始開食兒。
歷時十三天,鐵背紅大鷹總算是出了相,鄒二爺帶著老張老李兩個鷹友,約好了去牧靈河上游的河灘邊上給這架鐵背紅大鷹成鷹。
牧靈河是一條季節性的河流,源頭之一在后山上的一處山泉,一年四季不干,春夏兩季水位比較高。
春天,山上雪水融化成山洪,匯聚到河道里流到下游。
到了夏天開始,降水又比較多,水位保持的也比較高。
但是入了秋氣溫逐漸降低之后,水位就回落下來,露出大片被沖刷過的河灘。
這些河灘的地方,是沒法種莊稼的,但卻是兔子野雞等獵物們非常好的藏身區域。
距離水源近,周圍低矮植被茂盛,既能躲避天敵,還有豐富的食物可以獲取。
可以這么說,牧靈河上游河灘那一大段兒,年年都是放大鷹逮兔子的好場子,用一句兵家必爭之地來形容,都不為過。
最近這些日子,文東架著大青鷹,將靠山屯周邊野兔多的場子也基本掃蕩的差不多了,所以放鷹距離增加,也不約而同的選擇來牧靈河上游這邊的河灘場子放鷹逮兔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