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搏城資集團。
李義光作為地方國有獨資企業的負責人,最近很頭疼。
城資集團日常工作:主要是圍繞資產運營、產業投資、城市服務這幾個點進行。
早就在前幾年的“中長期戰略”,就已經定下了傳統產業轉型+布局新興產業的基調了。
必須要搞產業升級!
否則留不住人,沒有相關的產業與供應鏈配套,這么一來,地方稅收和各方面都上不去。
除此之外。
城資集團也是負責資產運營與產業投資,推動地方經濟發展。
既然有“經營”兩個字,就必須考慮回報率。
只是。
這幾年的戰績和回報率,實在是太難看。
最開始的兩年,還可以說是傳統產業轉型的“陣痛”。
可眼看都“陣痛”了好幾年了,實際成果呢?
近些年扶持起來的本地重點企業,基本沒有多少能打的。
落在省領導眼里,得了個“成績不突出”的評價,也算很委婉了。
起碼沒指著鼻子說他們城資“運營能力差”。
能造成這樣的原因,也和產業鏈拉胯,以及本地多年以來培養的政商環境和風氣有關。
有些事情。
主觀上沒有,但客觀上或許存在。
對此李義光只能說。
但凡碰到有希望翻盤的企業,已經盡力在搞了。
作為一名地方委員,他內心還有向上的追求。
再者說,就算沒其他的追求,先把蛋糕做大做強,也比胎死腹中要強嘛。
但可惜的是,這種機會現在越來越少了。
桌面上,一份“推動市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企劃書”擺在那。
此前一家通過招商落戶過來的星辰汽車廠,引起了他的重視。
準確來說,應該是起初沒有那么重視,對方是老頭樂產業起家,看在資金和規模上,給出相應扶持和優待條件。
可到后來,這家企業的表現,就令人非常吃驚了。
接手了國金集團的掛靠資質工廠,進行資產重組之后,立刻開始了雙線發展,短短幾個月就已經展現出驚人的潛力,對接供應鏈與整合能力驚人,帶動地方幾百個就業崗位和不少稅收,并上市了一款獨立研發的新能源汽車。
第一時間,他們發過去“對接意向邀請”,不過一直沒確定會面日期。
因為重建工廠后,星辰汽車并沒有對外界提出,明顯產能擴張和新建研發生產基地的意向。
于是李義光就把這份“推動市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企劃書”給翻了出來。
毫無疑問,星辰汽車這家公司,不是之前國金集團那種騙補騙領資質的草包。
而且野心不小。
不滿足掛靠資質,要走的是申領獨立造車資質的路子。
這條路難度大,最關鍵的是耗費地方資源。
李義光在猶豫的就是這件事。
要不要梭哈?
……
“領導,星辰汽車那邊意向對接有回復了,另外根據地方稅務統計,星辰汽車公司的這個月營收突破一億,汽車銷量上險數據達到近五千臺!!”
也就在這時,一名制服男子走進來匯報,神色振奮異常。
聽到這話。
李義光整個人為之一震!
“好家伙,在這等我呢!”
五千臺什么概念?!
之前星辰汽車復用國金集團的廠房,算是盤活存量資產,然而造老頭樂的底子,去造車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的。
虛晃一槍,騙補騙資質的事情,也不是沒發生過。
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