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第二個月。
整個汽車行業,各個車企上月的車輛上險量,也紛紛有了公示數據。
油車陣營不用多說了,全國汽車單月上險量基本都在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臺以上。
目前仍舊是絕對主流。
新能源車企陣營這邊。
對比那些動輒單車型破萬的單月銷量數據,新能源這邊顯得潦草得多。
頭部分別是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等有數的幾家。
其中,比亞迪以單月12萬輛的數據高居榜首。
按照以往的慣例,排除頭部的這幾家之外,剩下也就小貓小狗三兩只了。
但凡能月銷三千臺的新能源品牌,都足以進入榜單前八。
當部分新能源行業投資人,以及相關業內人士查看這份數據時,卻微微瞪大雙眼,有些愕然了。
因為他們在上面,竟然看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品牌名。
星辰汽車:單月上險量4800臺!!
(注:上險量指的保監會公布的當月汽車購買后上保險的數量)
……
五菱集團最近在忙一件事情,那就是有關“五菱i”的上市準備。
本來按照發展慣性。
五菱內部對于新能源化雖然有研發技術儲備,但根本沒那么急。
因為旗下的幾款主力車型,銷量還非常穩。
自家的四萬塊的五菱之光,還月銷一兩萬呢,費那勁出個同價位的新能源干嘛??
新能源電池成本高,單車毛利率還要降低。
但是……
自從看到老頭樂市場的銷量大爆發。
姜澤內心就堅信了。
入門級的新能源微型車,一定會是他們五菱汽車的下一個風口!
…
“各位,在我來看,提前進軍新能源產業。
至少有三大優勢。
第一、
禁摩令的實行,電動車的相關道路管制,創造出了年銷幾十萬臺無牌車老頭樂,直接導致下沉新能源市場的空白和混亂。
第二、
我們天然擁有下沉市場的渠道和用戶基礎,一旦抓住下沉市場新能源紅利,極有可能將品牌總銷量再度突破。
第三、
國家經濟轉型,無論是地方還是整體政策環境導向,都大大向新能源產業傾斜,適合提前布局,有備無患……”
……
會議室。
姜澤雄心勃勃的說出自己的預案。
充分的理由,引得在場的股東和老總紛紛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發。
第一代的五菱i
ev實車,算是徹底迎來下線。
唯一還需要討論的,就是具體上市的時間。
內部有一些高管意向,是想要推遲上市。
因為現在五菱旗下的燃油車體系,賣得都很好,一旦上市就要花費額外資源,去推動新車型的宣傳,難免內部驅動力不足。
可這在姜澤看來,簡直鼠目寸光!!
愚蠢啊。
不談未來的新能源市場布局。
就拿現在來說,老頭樂市場在政策風向的壓力下,都沒徹底崩盤,還能有不俗的銷量。
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下沉市場份額!
居然給毫無生產資質的老頭樂廠商掙去了!
這不是暴殄天物是什么?
于是乎,就有了今天的開會內容。
好在。
開會的大部分人都支持了他的意見。
由此五菱i也正式進入了預生產階段,只待下個月工廠和產線調整完畢,就能批量生產。
……
“總監,上個月的集團銷量報告出來了…”
開完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