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為第8集團軍指揮官的馬修,根據志愿軍采用的戰術,以及夜晚施展偷襲的戰術進行了針對性的處理。
他還發現志愿軍缺乏交通工具,作戰行軍基本靠腿,這就導致他們的機動能力非常差,根據他的計算得出,志愿軍一天的作戰最大行軍距離是30公里。
結合這兩個問題,馬修針對這些情況制定了一個新的打法,并且對所有美聯合軍旗下的主官進行了教學。
其實很簡單,就是白天瘋狂進攻,夜晚在向后撤30公里,利用己方的強大機動能力直接讓出一片空白區域。
而這些志愿軍想要在夜間偷襲也無計可施,甚至讓他們只能疲于奔命,另外一點就是他強調美聯合軍各部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殲滅志愿軍有生力量為主。
就是第8集團軍指揮官馬修的這一個戰略改變,讓志愿軍各部陷入了苦戰。
而之前在第三次戰役中,一槍不打撤離漢城的這一舉措是馬修自己主動向總指揮邁克阿澀申請的。
他撤退的目的并不是因為他害怕志愿軍,而是他已經意識到了志愿軍后勤補給存在的大量問題。
對方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陣線拉的越長,他們的可持續戰斗力就越低。
自打第四次戰役他們美聯合軍展開反擊以來,除了橫城一戰,東線志愿軍吃掉了他們三個主力師著實讓馬修本人都有點意外和驚慌,他甚至一度陷入了自我懷疑中。
不過好在志愿軍的第二戰因為錯誤的評估,導致邸平里這個關鍵地區被美聯軍第23團成功守住了。
這對于他們美聯合軍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這也預示著他們美聯合軍可以進行全面反攻。
不得不說這個馬修是個天才指揮官,而他發明的磁性戰術在之后的戰場中讓志愿軍苦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