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點就是在攻打邸平里的時候,原本還配備了一個第42炮兵團進行火力支援,但是中途因為美軍軍機的干擾和轟炸,導致并沒有按預定計劃到邸平里。
這就就導致志愿軍在參與邸平里攻堅戰的時候沒有重火力的支援,增加了進攻的難度。
當然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東線志愿軍沒有制空權,每一次進攻的時候只能選在晚上黑燈瞎火的作戰。
這就給整個作戰行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再加上嚴峻的后勤補給問題,所以說綜合上述這些條件,東線志愿軍在邸平里一戰的失敗無可厚非。
當然他最后悔的還是在作戰會議上沒有采納何大明的建議。
如果當初聽從何大明的建議,采用三到四個師的重兵圍剿的話,說不定就直接拿下了邸平了,改變了現在這尷尬的局面。
可惜千金難買早知道,現在仗也打完了,他要考慮的是后續撤退的問題了。
不過他覺得有機會得單獨找這個何大明聊一聊,這小子的戰略眼光還是很獨到的。
隨著東線志愿軍陸續撤退,西線漢江南岸地區的第50軍和第38軍也開始陸續撤了漢江北岸。
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的第一階段作戰宣告結束。
而美聯合軍這邊,在砥平里一戰勝利后,他們意識到志愿軍并不是不可戰勝的。
尤其是作為美第8集團軍指揮官的馬修李企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