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悠了一圈兒后,陳光陽給李錚送回家。
然后又去了解放鄉公社看了看。
媳婦在這邊也不知道干的咋樣了,陳光陽還是有些惦記的。
來到解放鄉公社大隊。
屋里頭挺安靜,就媳婦沈知霜一個人坐在靠窗那張掉了漆的辦公桌后面。
她沒像平時在家那樣扎著圍裙,換了件素凈的格子襯衫。
頭發也利索地挽在腦后,看著倒真有點“主任”的樣了。
只是此刻,她正對著桌上攤開的一大摞紙片和本子,眉頭擰成了個疙瘩,手里捏著支鋼筆,半天沒落下去一個字。
“咋了媳婦?這官兒當得愁眉苦臉的?”
陳光陽大步走過去,聲音洪亮,打破了屋里的沉悶。
沈知霜嚇了一跳,抬起頭見是他,臉上的愁容沒散,反而更深了些。
她無奈地嘆了口氣,把手里的鋼筆往本子上一擱:“唉,光陽,你來了正好。我這……我這正犯難呢。”
“犯啥難?誰給你氣受了?”
陳光陽拉了把椅子坐到她對面,眼神往桌上掃。
那堆紙片上密密麻麻寫著字,好像是各個大隊報上來的材料。
“不是誰給我氣受。”
沈知霜揉了揉眉心,指指桌上那堆東西,“
是這事兒太纏手了。
你瞅瞅,好幾個大隊的隊長、支書,還有婦女主任,都找來了,遞上來的全是申請報告。”
“啥報告?”
“還能是啥?”
沈知霜拿起最上面幾張遞給陳光陽,“都是看著咱們靠山屯的大棚眼紅,想學著搞!
向陽大隊要蓋五個棚子,紅旗大隊要蓋八個,連最偏遠的石頭溝大隊,都打報告說要整倆試試……這都扎堆了!”
陳光陽接過來,粗粗掃了幾眼。
報告寫得挺懇切,意思都差不多。
靠山屯靠大棚蔬菜發了家,社員腰包鼓了。
我們大隊也想致富,請求公社支持,撥點材料款,派技術員指導。
“這是好事啊,積極性高嘛。”
陳光陽把報告放回去,看著媳婦。
“好事是好事,可問題大了去了!”沈知霜有些急了,“你想想,咱們屯弄大棚,那是天時地利人和,才搞起來的。其他大隊有啥?平地起高樓啊?”
她掰著手指頭數:“第一,錢!公社哪來那么多錢同時支持這么多大隊?
第二,技術!別說派技術員了,現在連靠山屯自己的技術員都忙得腳打后腦勺!
第三,銷路!現在咱們屯的菜,有陳記涮烤兜底一部分,還能往縣里送點。要是所有大隊都種菜,都往縣里送?
賣給誰去?到時候菜爛地里,社員們還不罵死我這個協調的?”
沈知霜越說越愁:“你說我咋辦?批吧,條件根本不夠,到時候搞不成,勞民傷財,責任是我的。
不批吧,人家大隊的積極性這么高,眼巴巴盼著致富呢,我這剛上任就潑冷水,工作還咋開展?”
她雙手一攤,滿臉都是“這活兒沒法干了”的無奈:“這簡直是抓瞎!”
陳光陽沒立刻說話,他習慣性地搓了搓下巴,粗糙的手指劃過硬硬的胡茬。
他看著媳婦愁容滿面的樣子,又看了看桌上那堆大同小異的“大棚申請”。
腦子里琢磨開了。
都想干好活兒,可資源就那么多,都擠一條道上,非得撞車不可。
他站起身,在不算寬敞的辦公室里踱了兩步。
目光掃過墻上掛著的公社區域圖。
地圖上用紅藍鉛筆劃拉著一些線條和圈點。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點著靠山屯的位置,又劃拉著指向鄰近的幾個大隊:向陽、紅旗、石頭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