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給你們強調幾點,你們必須給我牢牢記住,刻在腦子里!”
“第一點。”
“管住嘴!在這里,在以后任何執行任務的地方,尤其是在基層、在老鄉們面前,絕對、絕對不要抱怨吃的、住的!”
“你們覺得苦,覺得難以下咽,覺得難以入睡,可那很可能已經是老鄉們能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了!”
“一句無心的抱怨,可能就會像一根刺,扎進別人的心里,寒了他們的心!”
“這不僅關乎個人修養,更關乎我們工人隊伍的形象!明白了嗎?”
“明白!”
“第二點,”
何衛國伸出第二根手指:
“多看,多聽,少說!用你們的眼睛去仔細觀察,用你們的耳朵去認真傾聽,用心去感受!”
“最后,就是第三點,”
“回去之后,關于在這里看到的具體情況,比如老鄉們吃什么、住什么,生活有多困難這些,不要在外面,尤其是在不相干的人面前,大肆宣揚,更不要添油加醋!”
“心里面知道就好,清楚咱們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就行!”
他環視一圈,目光銳利:
“現在各處都困難,都艱難,這是事實。”
“但越是在這種時候,咱們越要講究穩定,要強調團結!”
“有些話,說者無心,但傳出去,經過一些人的歪曲,就可能變成不合適的聲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和恐慌,這對國家、對集體、對個人,都沒有任何好處!”
“這既是對你們的要求,也是對你們的保護!都聽清楚了嗎?”
何衛國這番話,是帶著一定長遠考慮來說的。
他深知這幾個愣頭青年輕,血氣方剛,有時候口無遮攔,必須提前給他們打好預防針。
在這個比較特殊的時期,維護穩定和團結是大局。
雖然周鐵柱、吳大國幾人對于這番話背后的深意未必能完全透徹理解,但他們從何衛國異常嚴肅的語氣和神情中,感受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都立刻挺胸抬頭保證道:
“科長,我們記住了!出去絕不會亂說!”
何衛國點點頭:
“好了,該說的都說了。”
“都回去休息吧,今兒大家伙都累了一天了,辛苦了。”
“估摸著明天的任務也不會輕松,可能要去更偏遠的公社。”
“都早點睡,養足精神。”
“是,科長!”
幾個人應了一聲,這才默默地退出了何衛國的房間。
看著幾個人離開,何衛國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吹熄了煤油燈躺在床板上。
黑暗中他腦海里思緒翻騰。
說實話,以一個“后來者”超越時代的眼光回望,他清楚地知道,當下這種普遍的困難局面,很難簡單地歸咎于某個人或者某一方。
其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生產力的嚴重不足,在于國家整體還處在積貧積弱、百廢待興的艱難起步階段。
在這個宏大的時代背景下,鄉下的老鄉們在拼盡全力,面朝黃土背朝天地抓緊生產糧食。
城里的工人老大哥們在車間里揮汗如雨,抓緊生產工業品,搞基礎建設。
甚至還有無數像他曾經接觸過的那些默默無聞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在荒無人煙的大漠戈壁、在條件艱苦的實驗室里,為了國防和科技突破而隱姓埋名、無私奉獻……
整體來說,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讓國家強大起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而咬牙堅持,奮力拼搏。
不管是在田間地頭,在工廠車間,還是在科研一線,大家其實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都在進行著一種悲壯而又偉大的集體付出與犧牲。
何衛國作為一個穿越者,他見識過日后那個物質極大豐富、國力強盛的時代。
正因為如此,當他身處眼下這個艱苦奮斗的洪流之中時,他更加覺得自已有責任去做些什么。
也更能深刻地體會和理解,這一代祖輩們,他們所做出的那種難以想象的奉獻和犧牲,是何等的沉重與可貴。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