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衛國說完,房間里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寂靜。
尤其是趙曉東,臉上火辣辣的,羞愧和自責讓他不敢直視何衛國的眼睛。
他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開口:
“科長,對……對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
“我就是……就是剛開始有點兒不習慣,嘴比腦子快了點……”
“我知道我不該說那些混賬話,我真沒別的意思,就是沒過腦子……”
他越說聲音越低,頭也埋了下去。
何衛國看著趙曉東。
這小子,從在廠里裝車時的賣力,到路上遇到陷坑時的積極表現,本質上是個踏實肯干的好苗子,就是年紀輕,經歷少,有時候說話欠考慮。
他知道趙曉東并非心存惡意,但有些規矩和界限,必須從一開始就劃清楚,這是原則問題。
他的目光從趙曉東臉上移開,看向其他三人,語氣緩和了一些,但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今天把大家叫過來,不是要單獨批評誰,更不是要揪著誰的小辮子不放。”
“我是要給你們大伙兒都提個醒,敲個警鐘!”
“以后,類似今天這樣的錯誤想法、錯誤論,就不能再有了!”
“既不能這么想,更不能這么說!”
“咱們既然來了,就要撲下身子,踏踏實實地干!聽到了嗎?”
“聽到了,科長!”四個人異口同聲,回答得異常響亮和整齊。
何衛國點了點頭,示意其他人也放松些。
“光說知道了還不夠。既然都認識到問題了,那現在,都說說你們來這兒的感想吧。”
“反正現在有空,我也聽聽你們年輕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敞開了說。”
趙曉東第一個抬起頭,眼神里帶著反思,語氣誠懇:
“科長,今天……今天這事兒給我敲了警鐘。”
“其實剛下車,看到那些破舊的土坯房,看到地里稀稀拉拉的麥苗,我心里就挺不是滋味兒的。”
“我知道老鄉們比我們難多了……我以后一定管住自已這張破嘴,再也不亂說話了!”
吳大國接著開口:
“科長,說實話,我這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以前在運輸隊里,有時候車不好開、路不好走,或者食堂飯菜不合口,心里還會偷偷抱怨幾句。”
“可到了這兒,親眼看到、親身體會到了,才知道咱們那點不順心,跟老鄉們常年累月面對的艱難比起來,算個啥?”
“真是太不懂事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周鐵柱也用力點了點頭,他性格更沉穩些,思考得也更深:
“科長,我跟大國想的差不多。”
“但您剛才那番話,點醒了我。”
“咱們這工作的意義,比我們之前想的要重得多,大得多!”
“咱們拉的不是普通的貨,是救急的化肥,是地里莊稼的希望,是……是大家伙能吃飽飯的指望啊!”
孫進步補充道:
“科長,我覺著,咱們這趟出來,不只是送貨,更像是……上了一課。”
幾個人都說完,目光重新匯聚到何衛國身上。
何衛國這才緩緩點頭,神色再次變得嚴肅起來。
“你們能這么想,很好,我很欣慰。”
“我帶你們出來執行這次任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讓你們親眼看看,親身體會一下,這廣袤土地上的真實面貌,知道咱們的國家,咱們的鄉親們,是在怎樣一種條件下,勒緊褲腰帶搞生產、求發展的。”
他停頓了一下,確保每個人都聽進去了,然后才一字一句地強調:
“但是,光有感觸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