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好呀,計劃等正月十五過完就正式開工了,今年打算把東邊那片坡地也開出來種點雜糧,到時候還得麻煩您的員工和無人機再來幫忙了,那個效率確實高,比人工快太多了。
字里行間透著干練和對生產的規劃,完全是他熟悉的那個江晚。
顧城幾乎能透過屏幕看到她談及土地時那雙發亮的眼睛。
他手指在屏幕上停頓了片刻,回復道:好的,我會安排,另外,我可能過完年也會過去一趟,看看項目進展。
這次江晚回復得稍快了些,帶著點顯而易見的詫異:你又要親自過來?你這大總裁這么有空閑嗎?我們這小鄉村值得您一趟趟跑?
顧城看著這直白的疑問,忍不住輕笑了一下。
他能怎么回答?難道說我想見你?
他斟酌了一下,找了個無可挑剔的理由:集團對華中地區的生鮮供應鏈很重視,離秀水村很近,多去看看是應該的。
江晚似乎接受了這個解釋:那行,你來之前提前說一聲,我把工廠那邊的宿舍收拾一間出來,你就不用趕著當天來回那么辛苦了。
好,麻煩你了。顧城應下。
他猶豫了一下,覺得這是個試探的好機會,又追加了一條消息:對了,除了水產,你對蔬菜方面的合作有沒有進一步的想法?比如建立更穩定的供應渠道?
消息發出去后,他有些緊張地等待著。
這超出了他們之前魚塘合作的范疇,更像是一種商業上的擴展邀請,也隱含著他希望有更多理由與她保持聯系的私心。
屏幕那頭的江晚看著這條消息,確實認真思考了起來。
蔬菜不同于活魚,通過快遞運輸損耗小,操作起來確實更方便。
與顧氏這樣的大集團合作,意味著更穩定的銷路和可能更高的利潤。
但是……她看著窗外自家那片承載著心血和希望的田地,心里有些猶豫。
全部交給別人來收購,自己失去定價權和自主性,這真的是她想要的嗎?
她更喜歡現在這種自己掌控節奏、直接面對終端或小型批發商的方式。
她還在斟酌措辭,想著如何委婉地拒絕又不傷和氣,顧城的下一條消息卻先到了:
當然,如果不方便或者你另有規劃,也完全沒關系的,合作講究緣分和時機,不必勉強,如果有需要,隨時可以找我。
這段話體貼得讓江晚有些意外,同時也松了口氣。
這位大老板,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樣強勢和不近人情。
好的,謝謝體諒,目前蔬菜這塊我還是想先維持現狀,自己慢慢做,以后如果有機會,再合作。
她回復道,語氣輕松了不少。
嗯,期待你做出更大的品牌。
顧城回道,后面跟了個簡單的微笑表情。
剛結束對話,老太太就端著一盤切好的水果走了進來:“晚晚,跟誰發消息呢?一臉認真的樣子。”
江晚放下手機,接過果盤:“是京城那個顧總,就是包了我們魚塘的那個大老板。說過完年可能又要來一趟。”
“哦哦,顧城啊?”老太太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拿起一塊蘋果,“這大老板還挺閑的嘛,三天兩頭往咱這窮鄉僻壤跑。”
江晚笑了笑,沒多想:“可能吧,人家是大集團,戰略布局咱們也不懂,反正他來咱們招待好就是了。”
老太太嚼著蘋果,眼神卻若有所思地瞟了孫女一眼,沒再說什么。
只是心里嘀咕: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哦。
不過這話她可沒說出來,年輕人的事,讓他們自己琢磨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