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當她忙完工作,準備和奶奶回家時,卻發現辦公室的角落里,不知不覺堆起了一座“小山”。
那是由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東西堆成的小山。
秀山阿奶送來了他家自己灌的、風干好的香腸和臘肉,用油紙包得整整齊齊。
江留香送來了她親戚寄來的、自己做的紅薯干和芝麻糖,裝在一個漂亮的鐵盒子里。
劉怡送來了她家制作的的年糕,沉甸甸的一大塊。
還有幾位鄉親,送來了自家留存的、最大最紅的蘋果和橙子。
甚至還有人送來了自己剪的窗花、寫的春聯……
東西琳瑯滿目,雖然都不昂貴,卻每一樣都代表著大家最樸實、最真誠的心意。
老太太看著這座“小山”,眼眶有些濕潤,她喃喃道:“這……這都是大家伙兒的心意啊……”
正好這時,王玉瓊路過,看到江晚驚訝的表情,笑著解釋道:“你和和奶奶部是發給大家自己炒的年貨了嗎?大家吃了都說香,說是多少年沒吃到這個味兒了,心里都暖烘烘的。這不,你想著大家,大家也都想著你呢!這些都是大家家里自己準備的、覺得最好的東西,說讓你也嘗嘗‘百家味’,過個豐盛年!”
江晚看著眼前這一切,聽著王玉瓊的話,心潮澎湃,喉嚨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她原本只是想親手為家人和大家準備一份年貨,體驗一下過去的年味,卻意外地收獲了一座由無數份真心和感謝堆砌起來的“小山”。
她才發現,原來有這么多人家,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認真地準備著年貨,經營著紅火的日子。
她不僅僅得到了自己炒的年貨,更得到了無數份沉甸甸的回贈——那是用金錢買不到的真情實意。
她深吸一口氣,空氣中仿佛都彌漫著各種食物混合的、無比豐富的香氣,那是年的味道,更是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溫情味道。
她轉過頭,對奶奶笑了笑,聲音有些哽咽卻充滿了溫暖:“奶奶,看來今年咱們家的年貨,是史上最豐富的了。”
老太太也抹了抹眼角,也笑了:“是啊,最豐富的一年。都是托大家的福。”
她們小心翼翼地開始整理這座“愛的山丘”,心里被填得滿滿當當。
這個年,注定會因為這份雙向奔赴的溫暖,而變得更加意義非凡。
—
江晚看著已經快要耕完的的土地,忍不住驚嘆,果然先進的技術就是了不起。
這才過去多久,兩個月,上千畝地都耕得差不多了,還是在一邊研究,一邊耕地的情況下完成的。
完全沒有讓自己擔心半點。
“小江老板,馬上我們要回公司進行年度述職,這些設備就先放在你這里,我們過完年之后還會再回來的。”李鳴宇開口說道。
他是這項項目的負責人,這段時間也是江晚在和他對接。
“當然可以,這些設備的保存條件有什么要求嗎?需要我這邊格外注意一下。”江晚開口,好奇的問著。
“沒有,我們做了防水防潮的準備,就這樣放在這里角落就行,不需要去管它。”李鳴宇開口,看著在工廠墻角的設備,擔心還是有的,畢竟南方潮濕,就怕一不小心真的壞了。
這也算是對他們的一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