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真沒想到咱們村還能有個工廠。”江留香抿了一口湯,感慨道,“以前年輕人全都往外跑,留下我們這些老家伙守著空房子。現在我每個月能掙六千多,以后的生活費不用愁了。”
說到這,就紅了眼眶。
一旁的嬸子點點頭:“我這么大年紀了,出去打工沒人要,在晚晚這里打包水果,活兒不重,一天還能掙兩百塊。這下孫子的課外書錢有了著落。”
“何止啊!”江源接過話頭,“我本來打算過年就去城里找工作的,現在能在家里上班,還能照顧老人孩子,工資比城里面還多。我準備存幾年前就去縣城里面買套房子!”
最讓江晚驚訝還得是江劉德,之前因為租地鬧了一點小矛盾,后來他來廠里面上班,江晚也沒有拒絕,此刻他端著碗的手有些顫抖,眼里閃著光:
“我在這廠里干了兩個月,攢下的錢加上之前的一點積蓄,終于夠給大兒子下彩禮了。明年開春,就能給他辦婚事!”
聽到這話,大家都安靜了一瞬,隨后紛紛向江劉德道賀。
林曉看著這一幕,眼眶微微發熱。她想起自己剛回村時,很多人都不理解——一個大學生,城里好好的白領不當,偏要回這窮鄉僻壤種什么菜。
甚至有人背地里說她肯定是城里混不下去了。
如今,看著大家臉上洋溢的笑容和對未來的期待,她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晚晚,你接下來有什么打算?”江福栓問出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
江晚放下碗,認真地說:“我打算擴大生產線,明年開春就多種一些蔬菜,等蔬菜穩定之后,可以看看能不能做咸菜工廠,當然,這樣的話,我們村的人手肯定不夠了,我還要去外面招人。“
人群中響起一陣歡呼。
更多的就業機會意味著更多的家庭能夠團聚,更多的孩子能有父母陪伴成長,更多的老人能老有所養。
“我的孩子現在還在外面工作呢,如果這里缺人,我隨時喊他回來。”
“我家也是,我女兒早早就說想回來了。”
“……”
夜深了,羊肉已經吃得差不多了,但大家仍然意猶未盡地聊著未來的計劃。
老人們搖著扇子閑話家常,中年人則熱烈地討論著種植計劃和家庭建設。
江晚悄悄離開熱鬧的人群,走到院子邊上,望著遠處黑暗中起伏的山巒輪廓。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她都再熟悉不過,每一戶人家她都叫得上名字。城市里的霓虹閃爍固然迷人,但家鄉的星光更加溫暖人心。
“想什么呢?”譚秀山不知何時走了過來,遞給她一杯熱茶。
“我在想,父親要是能看到今天這場面,該有多高興。”林曉輕聲說,“他生前總說,一個家熱熱鬧鬧的才好。現在我覺得,一個村子熱熱鬧鬧的,更好。”
譚秀山拍拍她的肩膀:“你爸一定很為你驕傲。你不僅讓這個家熱熱鬧鬧,還讓整個村子都熱熱鬧鬧的。看,大家多久沒有這樣聚在一起說笑吃飯了?”
是啊,曾幾何時,村子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兒童,連過年都冷清了許多。
而現在,有了工廠,有了收入,有了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下來,村莊重新煥發出生機。
“姐姐,我們再要一點羊肉湯!”江寧的叫喊聲傳來。
江晚應了一聲,和譚秀山相視而笑,轉身走向那口仍然冒著熱氣的大鍋。
鍋里的蘿卜燉得晶瑩剔透,吸收了羊肉的鮮美,又帶有一絲清甜,正如這個夜晚的味道——辛苦付出后的回報,樸素卻淳厚,簡單卻溫暖。
星光下的村莊安靜而祥和,工廠的輪廓在夜色中隱約可見。
明天,這里又會響起機器的轟鳴聲,但比機器聲更響亮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