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宴時給沈家安排的是個中規中矩的三進院子。
從外頭看起來中規中矩很不顯眼。
里頭的布局同樣中規中矩。
沈家人對此很滿意。
他們初到京城最需要的就是低調。
一進大門首先看見的是個小花園,西側是庫房和雜物房。
東側是下人房。
中院是個標準的四合院。
正房是五間,堂屋和餐廳是沒有隔斷的兩間,左右是兩個小套間的臥室以及一間書房。
后院是一排脊屋。
沈家族人暫時在前院的客房歇息,沈清棠說明日就去給他們找新的院子。
赤月閣的人把沈清棠送到京城大門口,就化整為零,返程。
李婆婆以及春杏、夏荷、秋霜還有沈清芳姐弟暫時住在后院。
沈清棠一家都住在中院。
大乾以東為尊。
正房東臥室給沈嶼之和李素問,西邊的臥室給了沈清棠。
沈清柯住在東廂房。
其實這樣不符合規矩。
按理說沈清棠也應該住在后院,而沈清柯得在前院,中院則留給沈嶼之夫婦。
只是沈家人習慣了在一個院子里住著,又是臨時落腳處,暫時不想講究那么多。
反正他們在京城也不認識許多人,總歸不能到家里來看他們怎么住的。
空著的西廂房給沈清柯當了書房。
沈清柯自放榜第二日起就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遨游。
一路上,沈清棠他們看風景,吃吃喝喝玩玩,沈清柯從來不參與。
從睜開眼學到晚上睡覺都不停歇。
沈清棠都怕沈清柯給自已的壓力太大,再壓垮了他。
三番兩次的開導他,說些重在參與,磨刀不誤砍柴工,壓力太大會有反效果等等。
沈嶼之夫婦也接二連三的找沈清柯談話,強迫他參與家里的勞動。
都沒用。
沈清柯嘴上說著知道了,低頭還是學習。
最后還是糖糖和果果出馬才把沈清柯從屋子里叫出來。
每天兩個小家伙在沈清棠的授意下,去沈清柯的房間搗亂一會兒,或者輪流把沈清柯帶出房間休息兩刻鐘,才放他回去。
好不容易到了京城,才收拾好行囊,沈清柯又把自已關進了書房。
李素問看的直皺眉頭,跟沈清棠抱怨:“你哥是不是魔怔了?他這樣考上還好,要是考不中,不得瘋了?”
每三年,金榜下就瘋一批。
當年范進還因此流傳千古。
沈清棠搖搖頭,“可能才考中解元比較激動,也許過兩日就好了吧?母親,你先去休息。”
沈清棠一路上在努力的適應文縐縐的稱呼和說話方式,也努力的跟李婆婆學規矩禮儀。
不過李婆婆說,官方或者正式場合要懂禮儀守規矩講稱呼,自已一家人私下里說話可以不那么拘謹。
兩個小家伙從學說話開始就被李婆婆學著講規矩。
之前沈清棠還覺得沒必要,如今看來,得夸李婆婆一句:姜是老的辣!
***
縱使沈家人之前一直在京城,四年多過去,回來后與其說激動不如說陌生。
四年,對小地方來說,時間跟凝固了差不多,但是對日新月異的京城來說,一年就已經是滄海桑田更何況好幾個一年。
從被下獄開始算的話,還有不到三個月,沈家離開了整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