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搞金飛鏢競賽的時候,李干就明顯感覺到,殲-10、殲-11這兩個系列的戰機執行起來很吃力。
飛行員反饋得最多的問題,也是許多飛行員無法飛出好成績的原因,是在操縱飛機飛行的時候,還要進行復雜的雷達操作、對地攻擊操作等。
以至于許多兄弟部隊的飛行員在參加了金飛鏢競賽后,抱怨說,能打及格的人都是有三頭六臂的。
直接反映出了對地攻擊中,單座戰機飛行員要承擔的工作量是非常繁重的。
殲-16的出現能夠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根據李干的測算,如果換成殲-16戰機,雙人機組配合,那么金飛鏢的難度系數將會大大降低。
屆時,必須要提高金飛鏢的競賽難度。
時間很快就走進了1988年,元旦后不久,阿泰空軍基地迎來了新年的第一場雪,也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2架空警-2000b、2架空警-500緩緩降落在外場跑道上,沿著滑行道開過來,在指定的位置停下來。
這里有一個簡單而隆重的接裝儀式。
空警-2000b在基本型的基礎上,換上了固定陣列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以及更加先進的空戰指揮情報系統、航電系統、電子戰系統。
其對空大型目標探測距離高達800公里,對戰斗機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是600公里,對海面航母大小的目標,最大探測距離是800公里。
真正成為了空戰堡壘平臺。
而作為平臺,采用的是運-10b,該機換上了推力更大、更省油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航程更遠、速度更快。
最顯著的變化是,空警-2000b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不過,空警-2000b的空中加油方式是硬管式,在機背上有一個受油口,需要加油機用硬管懟進去進行加油。
這意味著,東大空軍將會采取軟硬管兩種空中加油方式并存的模式進行發展。
空警-500則是剛剛服役的新式戰場預警機,與空警-2000b這種空中指揮中樞不同,空警-500是戰術型的。
其搭載的同樣是新式的固定陣列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雷達作戰半徑是500公里,是戰場空域探測預警、信息中轉傳輸、小規模戰役空中指揮的必備良品。
這種預警機是以運-9戰術運輸機為平臺的,四臺渦軸發動機驅動四具槳葉,飛行速度、飛行高度比不上空警-2000,但在中低空活動更有優勢。
2架空警-2000b和2架空警-500正式編入第2航空教導師。
這是預警機首次直接編入作戰部隊。
此前,預警機都是獨立編制,在聯合作戰的架構下進行作戰的。
而將預警機的指揮權下放到作戰部隊里,意味著第2航空教導師具備了獨立實行戰役行動的能力。
說白了,該師只憑自己的能力,不需要加強補充,就能進行一場戰役級別的空戰或者對地打擊行動。
別看只有區區4架預警機,要知道,周邊國家里,除了駐日韓美軍和蘇聯空軍外,其他國家連一架預警機都沒有。
編入了預警機后,第2航空教導師率先完成了高度合成,是第一支實現了合成編制的航空兵部隊。
運-9為平臺的電子戰機、戰場監視機以及該型飛機的本型運-9戰術運輸機,運-10為平臺的運油-10,早就編入了第2航空教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