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往東還是往西,莫斯科內部是有爭論的,當前的主流看法是向西發展。
羅維奇直白地說,“我們很難戰勝有美國支持的歐洲,相比之下,東大是更好的對手。”
“再者,遠東地區是更好的出海方向。”
“最后,遠東地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那是國家長久發展的寶庫。”
顯然,羅維奇的目光是非常毒辣的。
有統計表明,別的不說,光是遠東地區的森林資源,放開了賣一百年也賣不完。
安德洛夫早就被人挖出來挫骨揚灰了,因為遠東地區是在他的任內被割讓給東大的。
沒錯,老毛子將失去遠東地區視為割讓。
羅維奇是民族主義者,盡管年輕,但他的野心已經暴露出來了。
索布恰克沉聲說,“東大這個對手并不比美國弱,此前東大和美日聯軍的大規模空戰你也仔細研究了,戰損比驚人。那么強大的美國空軍,在東大空軍手下損失慘重。”
“美國人不但賠償了東大的損失,還從嘉手納空軍基地撤走了大部分戰機,只保留了一個中隊。”
“這意味著什么,你應該很清楚。”
美國人不是傻子,相反,當前的美國無論是科技人才還是政治方面的人才,都處于巔峰狀態。
他們怎么會做出這么大的讓步呢?
答案很簡單——打不過。
羅維奇沉默了。
能打不能打,靠嘴說是沒用的,拿事實說話。
從反擊戰開始,幾年之內連續幾場局部戰爭,一些戰爭,東大沒有直接參與,只是提供了武器裝備,便左右了勝負。
最讓羅維奇無法說服自己的一點是,東大軍隊在遠東戰爭中體現出來的強悍作戰能力。
遠東叛軍擁兵幾十萬,那么龐大的一支軍隊,在東大軍隊面前,就像是待切的西瓜一般脆弱。
幾年過去了,東大的隱身戰斗機已經服役,然而蘇聯自己的呢,三代機蘇-27的完全體還沒有搞出來。
差距太大了。
忽然,羅維奇低聲道,“那就扶持日本。”
聞,索布恰克渾身震了震,陷入了沉思。
如果日本有美蘇兩國的扶持,他們的軍備會發展成什么樣,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日本不缺人,他們缺資源,缺一個徹底放開手腳的機會。
如果蘇聯和美國達成默契,結果……不敢想象。
索布恰克沉聲道,“日本是一條瘋狗,這么做,會讓它徹底瘋狂起來。”
羅維奇道,“用瘋狗去對付雄獅,瘋狗一定會死,但雄獅也會因此付出巨大代價。如此,我們收回遠東地區的時機就出現了。”
“甚至,我們還有機會獲得占領日本一定范圍領土的機會。”
這不就是二戰的翻版嗎!
當年要不是美國人瘋狂地賣小日本資源,他們早就力竭了。甚至當年的蘇聯,一直和日本保持著貿易關系。
這種情況直到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后才發生改變。
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這么理解,當年東大的抗戰,是在和世界上幾個強國打,而不僅僅是小日本。
羅維奇想讓蘇聯當漁翁,可惜,他的這些伎倆都是東大人玩剩下的。
索布恰克沉聲說,“你寫一份報告,隨后我們去見總統。不,現在就去,你先向總統口頭匯報。”
“是,老師。”
師徒二人去了比利亞的辦公室,在里面談了一個多小時,這在總統接見里是非常罕見的。
可以肯定的是,巴里亞動心了。
巴里亞是個狠人。
不管是國家還是人,敢于自己切自己的肉的人都是狠人。
為了推行他的經濟改革政策,在過去三年間,巴里亞下令逮捕了超過十萬人,清理了一大批政府內部的腐敗分子,全部流放去西伯利亞挖礦。
正是巴里亞這種刮骨療傷的狠勁,蘇聯國內的經濟才止住了下跌的趨勢,轉而慢慢向上發展,經濟體制的改革,讓這個自我封閉多年的帝國煥發出了生機。
巴里亞做這一切為的是什么,為的是東山再起。
遠東地區三個州是在他上臺后,簽署協議歸還給東大的,簽字代表就是索布恰克。
老毛子難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顯然不是,貪婪的本性是不改的,他們暫時的退讓,是為了積蓄力量重新奪回來,甚至搶奪更多的土地和資源。
巴里亞任命羅維奇為他的辦公室副主任,隨即,羅維奇主持開展了一項秘密計劃——斯拉夫復仇。
歷史的車輪在這個時間節點,開始往未知的方向滾滾而去……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