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他們當初執意要開創電腦信息技術系的初衷,不就是為了更好地為祖國的發展服務嗎?
那么,現在機會已經擺在眼前,還有什么好猶豫的?
時序進入7月中旬,華京大學電腦信息技術系面向世人宣布:即日成立科研項目組,專門研究電子信息技術方面的攻堅克難問題。
研究課題是由梁喬喬和楊主任提議,最后經過全體老師們討論通過的。
除了全系老師將加入到本次課題的研究當中以外,本屆的全體電腦系學生,也將以科研助手的身份加入項目組。
這個消息不僅在電視臺新聞上傳播,同時也在收音電臺和網絡平臺上全國通告。
一般的人也許看不出來這條消息的含金量,但同行或知情的人都知道不簡單啊。
和華京大學只隔了一條路的清北大學,心里不平衡極了。
“不行,人家都能開課題搞項目組,我們怎么能落后?”
“就是!不管拼人脈還是講背景,我們都不輸華京大學呀,怎么能讓它領先一步?”
“等著,我這就打報告上去!”
兩所頂尖高校在你追我趕的友好氛圍中共同進步,國家爸爸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不過,華京大學有梁喬喬作為中間的溝通橋梁,各種手續都是第一時間通過審批,速度上快了很多。
應梁喬喬本人的要求,國家爸爸下了紅頭文件到華京大學電腦系,光明正大地派了梁國紅叔侄仨作為技術顧問,下來協助并指導他們。
有三個智能機器人管家的加入,梁喬喬的壓力頓時銳減,并順利藏好自己的馬甲,專心扮演好她的當代大學生角色。
------
這一年的7月份,在華夏大地上有太多的重要事件發生了。
若干年后,全華夏人民還在反復地追憶歷史上這一個重要的月份。
并且,同期還有不少的文字和影像資料在網絡上存載了下來,專門用以記錄這些事件的發生全過程。
無論是首屆科技展暨海內外記者招待會的成功召開,還是恢復高考后第二次高考的舉行,抑或是國家出訪團順利歸來,華京大學和清北大學先后成立電子信息技術科研項目組……
這林林總總,所有的現象都標志著,華夏這個古老的國度里,經濟和文化領域都正在以極高的速度迅猛發展。
而重生歸來的方佳絡,也終于確定了她未來發展的道路。
她想要利用前世的先機,在這一世走出一條新路!
作為傳媒大學的學生,她對當明星不感興趣,但前世親身經歷過種種不公的她,特別想為有同樣命運的人做些什么。
所以這一世,她只想運用自己所學,為遭遇不幸的人鳴不平,為英雄和勇士歌功頌德,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