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外貿就此興起,且一發不可收拾。
外國媒體紛紛熱議的時候,田老等老革命開始頭疼國內建廠的事兒了。
這個年代的工作崗位少,很大原因也是國家窮建不來那么多廠子,二是生產出來的東西要么市場不大,要么老百姓買不起。
現在好了,外國人自動送錢上門來了,資金這一塊兒倒是不少了。
礦藏資源這邊,梁喬喬除了在偏南軍區探到了兩處,之后又在附近暗中報了幾個點,借由梁國紅叔侄仨的口,透露了出去。
其實都是梁喬喬從梧桐村坐火車進京時,一路上運用“實地探礦”功能給探到的。
有了礦藏有了資源,華京這邊的各種廠子開工起來絲毫沒有感受到壓力,很多東西也不用依賴進口了。
不過,田老操心的地方很多呀,他忍不住在電話里嘆息:“丫頭啊,你說我們現在怎么辦好?”
建新廠有建新廠的麻煩,舊廠子雖然有個基礎,但儼然不符合新產品的生產需求。
梁喬喬只得盡心盡力地給他出點子:“田爺爺,您看這樣怎么樣?先把國內原有的舊廠子生產線什么的全都更新一遍,原本的人事重新調整好,由國家直接任命管理人員。各家工廠的工人管理制度優化一下,盡量避免有占著茅坑不拉屎、工作消極混日子的現象出現,然后在原有人數的基礎上適當擴招……”
國有企業在初始階段其實也不是很差的,只是中后期管理上出了問題。
梁喬喬覺得,那些一刀切大裁員的做法并不一定就是都好的。
比如說現在的社會壓力已經夠大了,再來個職工下崗潮,國家想不亂都難。
她思來想去,干脆把后世企業管理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整理成冊,交給田老等一幫老革命去研究。
專業的事得交給專業的人去干,管理這一塊不是她的專業,資料她出一點就是了。
至于最后的決策是什么,相信全國人大能作出最后的判斷。
她的重心還是主要放在電腦領域。
網絡通全國之后,她能發揮的地方就多了很多。
梁喬喬暗中“唆使”楊主任,準備說服她牽頭,帶領華京大學電腦信息技術系的全系師生,搞一場大動作。
“梁喬喬同學,你確定我們這么做行得通嗎?”楊主任雖然被她說得心潮澎湃,但沒有見識過后世網絡蓬勃發展的她,暫時無法想象出那種盛況,難免有些猶豫。
梁喬喬早就預想到了這一點,立即掏出隨身帶來的筆記本電腦,點開幾個事先預備好的視頻及課件,一一展示給楊主任看。
“主任,您放心吧,我絕對不是信口開河的人。”她把經過鑒寶空間掃尾加工過的剪輯視頻,源源本本的給楊主任看了一遍,然后細細地跟她解說了種種可能性。
楊主任一邊看一邊聽她說,每一條視頻都忍不住重看了一遍,這才激動地頻頻點頭:“你說的有道理,我們確實不應該固步自封。作為科研人員,我們的格局是應該大一點,還得從原本的小圈子里走出去!”
楊主任咬咬牙,目光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萬事開頭難,他們必須得先走出第一步,然后才能有后面接下來的更深一步研究。
當她看到的視頻里有信息技術運用于生活方方面面的構想,甚至驚嘆于航天航空和各種高端領域的研究和發展,都離不開這些信息技術的提高時,心里頓時有了一種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