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午時,兩份關于白榆的詳細情報放在了西苑永壽宮御案上,分別來自于東廠和錦衣衛。
說是詳細情報,有些過于私密的事情不會往上寫——比如給陸炳當過青詞槍手這種事,主要還是以公開活動為主。
嘉靖皇帝本以為,一個不到二十的毛頭小子,履歷有限,資料內容肯定多不到哪去,看一會兒就能看完。
結果嘉靖皇帝足足看了一刻鐘多,才把兩份不同來源的資料大致上瀏覽一遍,而且有不少地方沒細看。
本來看資料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分析白榆的動機,然后才能對昨天本子做出精準的處理意見。
結果嘉靖皇帝越看越迷茫,信息太豐富,不知道該怎么形容這個叫白榆的少年人了。
跨界奇男子?
從錦衣衛官校一路跨到國子監的貢元監生,誰聽了都會覺得離譜,偏偏這是事實。
全能小當家?
從午門政治警察到西城探員,再到掃大街,似乎在什么崗位上都能搞出動靜。
業余時間還兼職當詩人,以及搞點技術發明什么的。
司法圈毒瘤?
官司滿身,今年平均每一兩個月就要接受一次司法機關的審問,至今仍逍遙法外。
刑部尚書出馬一次,被反手指導;左都御史出馬一次,被當場氣死了。
直到現在身上還掛著官司,正被錦衣衛追罪。
反正看完白榆的資料后,嘉靖皇帝更是毫無頭緒了。
放下資料后,嘉靖皇帝就決定,還是更直接點,派個太監找白榆當面詢問和查探。
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修仙工作,不值得浪費太多腦力在小小一個白榆身上。
然后嘉靖皇帝對黃錦說:“傳旨給內官監的李芳,讓他代朕向白榆問話!”
這道旨意既在黃錦的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皇帝派太監去找關鍵人物當面問話,是很平常的操作,不足為奇。
但是一般派的都是司禮監里的太監,秉筆太監、隨堂太監、內書房少監,想選擇什么級別都有。
這次卻委派了內官監掌印太監李芳,這就比較讓人意外了。
看著黃錦似乎若有所思,嘉靖皇帝故意調侃了一句:“黃伴!你千萬別多心!”
黃錦暗自苦笑,轉身出去傳旨了。
皇帝可能覺察到他老黃已經有了退意,又對司禮監現在這些太監都不太滿意,所以另外考察后備人選?
不想了,天威莫測,想多了累心。
正在內官監看公文的李芳接到旨意,連忙出發,緊趕慢趕的往白家趕。
走到半路,打前站的人回來稟報道,白榆并不在家,已經去了錦衣衛總衙受審。
于是李太監又調轉馬頭,前往錦衣衛總衙,正好也順便旁聽審問,可以更加了解白榆。
皇帝給的任務說是問話,其實本質是面對面察看白榆這個人,給皇帝提供決策參考。
白榆已經進了南鎮撫司判事廳,老相識錢指揮在正中,從北鎮撫司借調來的田百戶在側旁。
還看到了自己的繼任者袁千戶、皇親蔣天養等人,不知道是來當人證的還是來看熱鬧的。
“真是群英薈萃、群星閃耀啊。”白榆譏諷的笑道。
“開堂!白榆上前聽審!”田百戶喧賓奪主的喝道。
白榆詫異的問道:“還沒到正式審問的環節吧?不是先簡單問話,然后寫自辯書嗎?”
田百戶不耐煩的說:“審完了再給你機會寫!”
白榆反駁道:“審完再寫,那不就是供狀嗎?”
田百戶斥道:“你少廢話!緹帥有令,盡快開始提審!進了這里,就由不得你!”
白榆看了看錢指揮,卻見錢指揮像個泥塑似的呆坐著。
于是白榆便明白了,這是受到了來自上面的強大重壓。
大概錢指揮沒法反抗上面,又不忍心針對自己,所以只能在這里裝雕像了。
“隨便吧。”白榆坦然的接受了現實,又警告說:“如果你們非要如此,將來別后悔就行。”
不接受也沒法,白榆不想挨打。
錦衣衛和官府司法最大的區別就是,官府“刑不上士子”,而錦衣衛這里是真敢用刑的。
就在這時候,內官監掌印太監李芳出現在錦衣衛總衙,又把剛準備開始審問的進程打斷了。
李太監找到白榆所在判事廳,對在場的錦衣衛官吩咐說:“你們繼續審,咱先在旁邊看看。”
他唯恐有誤會,又強調了一遍說:“咱不會幫任何人說話,也不會參與案件。你們該怎么審就怎么審,不用在意咱。”
眾人面面相覷過后,又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