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白榆也太能算計了吧?幸虧自己默認了白榆和錢威二人的舉動,不然這算計落到自己頭上的滋味可就難受了。
難怪陸炳都被氣死了,這氣得實在不冤,換成自己這七十七歲老骨頭也未必扛得住。
此刻大堂中,只有朱希孝的解釋聲音在回蕩,“千真萬確是湊巧!在下區區一介武夫,如何能指揮動幾個御史?”
李芳不耐煩的說:“已經問完你了,你先閉嘴吧,不然干擾我奉旨問話!”
然后李芳對張爵繼續問道:“有御史彈劾錢威和白榆在樂戶中胡作非為,你知情不知情?”
張爵如實回答說:“當時錢威稟報過,我自然知情,而且也同意了。”
這個回答讓李芳非常意外,沒想到張爵竟然直接承認了“同意”,他還以為張爵會推脫一下責任。
朱希孝又在旁邊叫道:“包庇!這不是包庇又是什么?”
李芳沒理睬朱希孝,對張爵又問:“你為何同意?這里面難道另有內情?”
張爵淡淡的答道:“錢威稟報說,他懷疑文壇復古派的宗旨借古諷今、誹謗當朝。
我們錦衣衛職責所在,對這種風聲焉能不查?
所以我就同意了錢威的行動,至于他又和誰聯手做事,又怎么部署,我就沒必要細管了。”
這個誅心之論目前只有少數人知道,只被白榆當成了威懾性大殺器,并未廣泛傳開,李芳也是頭次聽聞。
當即李太監就站了起來,嚴肅的對張爵說:“查得怎樣了?可有結果?”
張爵看了看錢指揮,答道:“還是讓主導者錢威來回答更好。”
錢威一本正經的說:“最早是白榆向我舉報復古派宗旨不純,因為曾經共事彼此熟悉,所以他信得過我。
收到舉報后,我不敢怠慢,經過張老指揮同意,就開始部署調查,
期間承受了巨大壓力,此番遭受御史聯名彈劾就是明證。
但經過半個多月仔細調查,我的結論是,白榆的舉報不成立。”
李太監卻不再關心其他,所有注意力都被這個新“爆點”吸引了,追問道:“你詳細說,怎么個不成立?”
錢指揮還是一本正經的回答說:“經過方方面面的深入調查,以及對復古派影響力的廣泛摸排,我可以負責任的做出以下結論——
復古派的文學宗旨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初心其實是想將當今比作四夷賓服的漢唐盛世,文學格調上加以襯托,所以不存在借古諷今的問題。”
李太監明白了,到了最后還是天下太平唄,不用掀起大風浪也是好事。
等錢威回答完畢后,老指揮張爵又擲地有聲的補充道:“雖然調查到最后沒有發現問題,似乎一無所獲。
但這是我們錦衣衛職責所在,為了捍衛天威,我們不會放過任何一點嫌疑!
縱然白費力氣,縱然被不明內情的御史誤解彈劾,我們錦衣衛也心甘情愿猶自不悔!”
李太監:“......”
這回答都開始強行上價值觀了,看來今天的談話可以終結了。
不用再等白榆了,因為據他對白榆的了解,就算白榆來了只怕滿嘴也是這些套話。
李太監剛走出錦衣衛總衙,迎頭就碰見了從城外匆匆返回的白榆。
“大珰這就問完了?怎的不多呆一會?”白榆萬分熱情的留客,“在下還有很多掏心掏肺的話想上達天聽,還望大珰給在下一個機會。”
李太監沒有鳥白榆,在隨從的伺候下翻身上馬,快速離開錦衣衛總衙,回宮向皇帝奏報情況。
白榆依依不舍的一直在后面追了十幾步,口中叫道:
“還會再見嗎?大珰!你要聽我說幾句啊!大珰!你留下來,好不好?
大珰!你沒有問我話,沒關系,但你要開心啊!
大珰!如果沒有你我怎么活啊!”
騎在馬上的李太監越聽越煩躁,前面幾句也就罷了,怎么后面越說越不像話?
什么叫“沒了你我怎么活”,簡直荒謬不經!
于是為人嚴肅的李太監就停住了馬,回頭就要呵斥幾句。
卻見白榆臉色驚恐的朝著自己狂奔而來,而錦衣衛官朱希孝紅著眼,拔出了刀在后面追。
李太監錯愕過后,連忙對左右大喝道:“攔住!拿下!”
作為最頂級的太監之一,李芳身邊有三十多個長隨,很多都手持棍棒,一起上前打翻了朱希孝。
白榆喘著粗氣,對李芳作揖道:“多謝!今日若無大珰,在下真不能活了。”
李太監隱隱然莫名覺得,自己今天救人可能救錯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