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世蕃當然看得出來,白榆雖然坐上了談判桌,但對談判的態度很消極,至少沒有積極推動。
于是嚴世蕃琢磨著應該稍微警告一下白榆,但又要講究一下方式,畢竟這也不是太大的事。
于是嚴世蕃忽然提起了另外一個人:“今天睡醒后,我突然想起了一位故人趙文華。
當年他與家父如同父子,我亦事之以兄長。若他做人行事稍有分寸,何至于現在這個結局?
聽說為了他的貪贓,他兒子還在還贓,每年都要償還一些給國庫。”
大明對貪臟罪的懲罰中,有一項就是退贓。
當初觸怒嚴氏父子的趙文華人已經死了,贓款揮霍了太多,家產遠不夠退贓。
于是在嚴氏父子的特殊關懷下,朝廷就大發慈悲的讓趙文華的子孫分期償還,每年還一點,估計還個幾十年也就差不多了。
先前白榆看到這信息的時候,人都震麻了,沒想到大明也有分期貸。
前嚴黨第三號人物沒風光幾年就落得這個結局,也真夠令人唏噓的。
嚴世蕃突然重提這段往事,明顯就是為了對白榆進行警示教育。
你上進心強,積極為自己爭奪利益可以被容忍,就像趙文華當年那樣貪了幾十萬上百萬一開始也沒事。
但不要不顧嚴氏父子的命令,不要損害嚴黨的整體利益。
此時面對嚴世蕃的“警告”,白榆的眼神很清澈,臉色很迷茫,疑惑的問道:“趙文華是誰?”
嚴世蕃:“......”
臥槽尼瑪!你白榆平常挺裝著通古博今的,怎么可能不知道趙文華是誰?
白榆很誠懇的說:“在下出身寒微,過了年才十六歲啊。
所以在下對早年間的人事代謝、官場舊聞確實不大了解,這很合理吧?小閣老千萬不要高估在下的見識啊。”
嚴世蕃扭頭對羅龍文吩咐說:“下次和復古派談判或者會面時,從嚴府派幾個家丁跟著他!”
羅龍文習慣性的捧場說:“小閣老竟然如此看重白生的安危,實在是惜才之人。”
嚴世蕃卻冷哼道:“我嚴世蕃不打自己人,但如果復古派再動手,那家丁們就幫著按住白榆。”
羅龍文:“......”
小閣老如果確實不方便直接動手,那他羅某人也不是不能代打。
白榆見嚴世蕃起床氣這么大,匯報完情況就趕緊告辭了。
臨走前,聽到嚴世蕃說:“元旦日之前你們再談一次,再隔一天就在臘月二十八吧,把事情平息了!
不能影響穩定大局,確保春節期間平安祥和,避免讓帝君產生“開年不順”之類的負面情緒!
至于你能從復古派搶來多少利益,全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白榆不禁恍恍惚惚,從害人無數、青史留名的大奸角嚴世蕃嘴里聽到“平安祥和”、“穩定”、“大局”等幾個詞,感覺真是怪怪的。
畢竟如今嚴黨處在執政地位,有點什么事肯定第一個被皇帝責問。
同日回去后,復古派也對當天的談判進行了復盤。
徐中行精神狀態不太好,就沒再露面,張佳胤重新拿到了主持內部會議的權力。
“目前白榆提出的條件就是這樣,徐符臺說,讓我們自己商量是否答應,并想好下次談判時應該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