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上,高燃才到總局便接到會議通知,列席總局局務會擴大會議。
高燃非常意外,他只是個掛職干部,而且只是個小小的副處級干部,居然要列席局務會。
懷著疑惑,高燃拿著筆記本進了會議室,在后排落座。
各司的司長,相關處長也相繼落座。
高燃看著身邊電視劇司的審批處的處長,“呂處,這個會很緊急啊。”
審批處的處長呂開家是個寸頭中年人,長得五大三粗,實則工作嚴謹細致。
呂開家看著高燃,“不急不行啊,郝部長昨天開了個會。”
高燃當然知道郝部長是誰,那可是宣傳系的大老板。
“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的改革,要加快進度了。”
呂開家推了推黑框眼鏡,“領導說,包括院線制改革,進度也有些慢了。”
高燃肅然,領導說進度慢了,那說明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總局必須拿出相應的發展改革意見才行。
如果高燃沒記錯,院線制改革就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持續一年多的時間。
屆時,院線制將全面替代現行的層級發行制,各地將組建院線,包括跨省院線、省級院線。
現在,已經有很多企業蠢蠢欲動,準備分一杯羹了。
目前,我國電影實行的是“統購統銷+層級發行”模式,由中影壟斷全國發行權,影片需經中央、省、地市、縣四級行政層級逐級分發。
這種模式導致資源分配僵化、效率低下,制片方無法直接對接市場,收入被中間環節層層截留。
有一組數據可以體現這一點:1979年全國觀影人次達293億,但到了1991年的時候,已銳減至144億,2000年,這個數字再度銳減。
傳統體制難以為繼,改革勢在必行。
就在高燃和呂開家說話的時候,領導們相繼入會場。
總局除了局長之外,還有三個副局長。
局長,宋朝陽。
副局長:戴兵、寧賢、念清。
高燃盡管來總局兩個多星期了,但除了分管電視劇的念清之外,其他領導他都沒見過。
念清是個五十出頭的中年婦女,半老徐娘。
戴兵是個一米八幾的大個子,不茍笑,不怒自威。
寧賢則是個瘦小的中年男子,其貌不揚。
宋朝陽也是個將近一米八的高個子,長相儒雅,臉頰狹長,氣質不凡,當他走入會場的時候,會場瞬間安靜下來,強大的氣場籠罩全場。
“宋朝陽……”
高燃專門了解過此人的信息。
宋朝陽,今年53歲。
他是從基層走出來的干部。
在縣級、市級、省級干過。
47歲,他就已經是省委副書記。
51歲,他到總局任局長。
當之無愧的政壇新星。
對了,這些信息還是沈星南告訴他的。
一個星期前,沈星南專門打過電話給他,恭喜他入職總局。
高燃問她,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她卻沒有承認。
不過高燃還是從她的話里面捕捉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這次他掛職中樞廣電,確實是顏瑩的意思。
但顏瑩為什么要這么做,高燃卻不得而知。
高燃懷疑,是不是丈母娘已經認可自已了,想栽培自已。
但轉念一想,又覺得事有蹊蹺。
“今天的會議主要有三項議程……”
黨組副書記戴兵的聲音把高燃拉了回來。
高燃當即看著主席臺上。
戴兵傳達了中樞宣傳部領導的講話精神。
郝部長提出要求,今年上半年要拿出廣播影視產業發展意見。
緊接著,戴兵說,總局打算抽調各司局相關人員組建工作專班,全力以赴推進本項工作。
宋朝陽等他說完,突然開口:“專班的組建,我建議靈活一些。一個工作,一個專班,那是常規辦法。”
戴兵顯然沒料到宋朝陽會突然說話,只能靜待下文。
大家也全部看著宋朝陽。
“成立三個專班。”
宋朝陽說,“有競爭才會有壓力,才能激活我們的工作動力。多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專班多抽一些年輕人,由一些經驗豐富的司長擔任專班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