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隘了不是!”舒禾眼睛一亮,覺得小叔特上道,“小叔,我跟你說,在歐洲國家,很多大品牌的主理人都是男性,我們華國只是目前還比較少而已,但你不能以性別去定義產品,格局得打開。”
“這”
其實這些東西都是舒禾替明珠日化廠想的,她打算把品牌思維也寫進策劃案里,讓舒父趁機抓住風口,提早打響品牌化效益。
只要把品牌立起來,那這廠子就能避免掉很多危機,大不了等國營撤銷的時候,設法把廠子接過來,那這老廠就還是舒家人的底蘊,能一直經營下去。
但舒禾沒搞明白眼下時局的問題,現在做品牌,這品牌是屬于國營廠的,除非有個體戶站出來,跟廠子達成戰略合作,讓明珠日化廠為他的個人品牌代加工,這樣出來的品牌才能緊緊掌握在自己手里,獨屬于個人。
不過跟舒小叔一頓討論下來,舒禾也聽出了弊端。
雞蛋得放在自家籃子里,為別人做嫁衣可不行,免得后面扯皮,有數不盡的麻煩。
“小叔,國營廠會逐漸走向末尾,會隨著時間推移消失在群眾的眼中,所以咱們得提前給自己留條路。
國營廠的品牌再好,那也是公家的,哪天政策變了,說收走就收走。但個體戶不一樣,品牌是自己的,產品是自己的,走到哪兒都能吃飯。”
舒小叔的眼睛也跟著亮了,他給廠里做采購,沒日沒夜在外邊跑,啥苦都吃過,最明白“自己的”這三個字有多金貴。
“你的意思是”
“對!”舒禾往前湊了湊,聲音壓低了些,“咱不跟廠子搶生意,反而能跟它合作。咱出品牌和設計,讓廠子代加工,用他們的設備和工人,咱付加工費。這樣一來,廠子多份活干,咱也有自己的牌子,兩頭都劃算。”
“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