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思銘在賓館樓下簡單吃了點,而后步行前往省政府。
和葉安邦約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宋思銘三點二十分鐘到達甘西省政府門口,在門衛室登記。
光登記不行,門衛還得聯系確認。
很快,甘西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一處處長徐承運就接了出來。
徐承運是葉安邦從洪都省帶到甘西的,原來就是葉安邦的專職秘書。
這種情況其實并不常見。
一般來說,領導異地調動是不帶秘書走的,會提前把秘書安排好。
像徐承運這種正處級專職秘書,下放一個縣長不成問題。
但葉安邦卻沒有按照常規流程走。
在征求了徐承運的個人意見以后,帶著徐承運一起來到甘西。
由此也能看出,葉安邦是真的喜歡徐承運。
而從徐承運接出門來看,徐承運是知道宋思銘與葉家的關系的。
不然,不至于如此。
“宋書記,我是徐承運。”
徐承運先自我介紹。
“徐處長,您好。”
宋思銘趕緊躬身與徐承運握手。
“宋書記不用客氣,先到我辦公室坐一下,葉省長正在會見客人,估計還得半小時才能結束。”
徐承運對宋思銘說道。
“好。”
到了徐承運的一畝三分地,聽候徐承運的安排就是了,宋思銘跟上徐承運。
很快,就到了徐承運的辦公室。
徐承運給宋思銘倒了一杯茶,然后跟宋思銘攀談起來。
“甘西的高海拔氣候,宋書記還適應嗎?”
徐承運問道。
“我還好,從始至終也沒有出現太明顯的高原反應。”
宋思銘回答道。
“比我強多了,我初到甘西,頭暈腦脹了整整兩周,才逐漸適應過來。”
徐承運笑著說道。
“每個人的適應能力不一樣。”
宋思銘附和著。
“但宋書記好像到了哪里都能適應,在江北干得有聲有色,到了甘西,一樣能夠如魚得水。”
很明顯,這十多天,宋思銘在塔喀縣干的事,徐承運都知道了。
要知道,塔喀縣一直是甘西省的老大難縣,優惠政策沒少給,援邊干部沒少派,但就是不見起色。
直到宋思銘到了塔喀縣,分分鐘讓塔喀縣的面貌煥然一新。
“徐處長,您可別替我吹,我也就是運氣比較好,在合適的時間遇上了合適的人,這才做出了一些成績。”
宋思銘倒也不是純粹的謙虛。
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
細數過往,很多次,他都是靠著貴人相助,才涉險過關,真讓他自己運籌帷幄,不借助外力,很多事根本就干不成。
“你要是這么說的話,那我也是在合適的時間遇上了合適的人,要不是,十幾年前我的一篇文章,有幸被葉省長看到,我現在還在我們老家的中學當語文老師呢!”
徐承運滿是感慨地說道。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