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殲-10c的外部掛載已經達到了565噸。
這一批殲-10c搭載的是國產化、改進過的超級斯貝發動機,最大掛載重量為7噸。
除去必須要保留的冗余量,事實上,丁偉的攻擊編隊已經逼近最大掛載量了。
除了131殲擊機團裝備的這24架殲-10c,后續生產的批次全部使用了國產渦扇-10,比如張二標他們使用的12架殲-10c,最大掛載量高達9噸!
整整提升了2噸!
這還不是渦扇-10的最大潛力。
可見,擁有一款先進的、改進潛力巨大的渦扇航空發動機多么重要,后續完全可以以渦扇-10為平臺,搞出更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
渦扇-10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壽命比不上國外同層次產品,僅有3000小時,美歐那邊的都是5000小時起步。
7時30分正。
丁偉率領攻擊編隊起飛,全部采取雙機編隊起飛的方式,以很密集的方式連續起飛,一邊向南調整航向一邊編隊,但并沒有爬升高度,而是保持在幾百米的空中動作。
張二標率領的掩護編隊最后起飛,他們加速爬升轉向南,大搖大擺地越過邊境線進入安猴領空,地面部隊也在配合此次行動,使用炮兵部隊對當面之敵發起了火力準備。
讓安猴以為我方的意圖是發起一次有規模的空地進攻行動。
張二標率隊加速突進,拉開了惡棍之墻,向南橫掃。
只要發現地面輻射目標,立即用反輻射導彈招呼,癱瘓安猴好不容易悄悄建起來的一些雷達站。
至于空中目標?
安猴空軍早在反擊戰后全面退到南部地區去了。
掩護編隊在高空招搖過市吸引安猴的注意力,安猴連忙啟動蘇聯援助的薩姆-2地空導彈進行防空,結果他們的雷達屏幕上一片雪花,壓根什么都看不到。
安猴并不知道,他們是世界上第一次遭電子干擾的軍隊,是第一個嘗鮮的!
丁偉的攻擊編隊,依靠地形匹配雷達,以300米的高度、90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呈戰術縱隊直直地朝南奔襲!
許多安猴人剛起床,先是聽到北方傳來巨大的轟鳴聲,隨即就看到一架又一架外形優美漂亮的戰機,擦著他們的頭頂高速掠過!
他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芽莊機場,地勤人員像往常那樣開始作業,安猴飛行員在蘇聯教官的帶領下,開始部署今天的作戰訓練。
陽光很好,天氣很好。
忽地,北面傳來隆隆的聲音,聽上去像是雷聲,也像是爆炸聲。緊接著,北面天上出現幾個小黑點。
誰都沒有想到那會是東大的戰斗機。
芽莊機場部署了寶貴的24架米格-29戰斗機,周邊有好幾個防空陣地拱衛。
還是蘇聯教官反應快,他立即判斷出來,是防空陣地遭到了空襲!
可惜,沒等他們反應過來,丁偉的攻擊編隊已經爬升到了攻擊高度,開始發射火箭助推制導航彈了。
距離不過十幾公里,簡單的gps導引頭,引導著航彈準確地砸在了芽莊機場的跑道上。
先把跑道轟爛,停在那里的米格-29就是待宰的羔羊了!
地勤人員四散逃竄,有勇敢的安猴飛行員跑向已經由地面電源車發動起來的米格-29,立即爬上去,推油門桿就往平行公路上滑行。
丁偉開始俯沖轟炸,先用航彈把那些機庫、露頭停機位上的米格-29清理干凈!
他一眼就看到了試圖從平行公路起飛的那架米格-29。
他立即切換武器,航炮瞄準環壓在了米格-29上面,果斷擊發,幾十發炮彈打在米格-29身上,直接把其打冒煙了。
丁偉的攻擊航線到頭了,不得不拉起。
后續戰機陸續進入,一波又一波500公斤的航彈,頃刻之間就覆蓋了芽莊機場。
當邊上的油庫被炸中后,那熊熊大火,讓芽莊機場仿若直接進入了黃昏!
安猴壓根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
丁偉的攻擊編隊順利完成打擊任務,立即轉向東脫離,在南海上空重新編隊,再轉向北,朝五亞水靈機場返航。
張二標的掩護編隊,則在他們和安猴海岸線之間的空域向北飛行返航,相當于在空中豎起了一道墻,保護只有區區兩枚pl-5近距格斗導彈的攻擊編隊。
最后一架戰機在水靈機場降臨,時間定格在10時10分。
起飛、實施打擊、返航降落,僅用了2小時40分鐘,摧毀了敵方一座大型機場、24架米格-29戰斗機以及其他各類飛機十幾架。
蘇聯交付給安猴的24架自用版米格-29,還未亮過劍,便被悉數擊毀。
而東大空軍這一次上千公里長途奔襲作戰所體現出來的強悍戰力,殲-10c所體現出來的強悍戰力,開始傳播了出去,迅速發酵起來!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