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澆筑完路面之后,蕭謹下達了一道嚴格的命令:必須要用稻草或者草席將路面覆蓋起來,不能有絲毫的馬虎。而且,每天都要派人去灑水,以保持路面的濕潤狀態,這個過程至少要持續十四天之久。
蕭謹詳細地向工人們解釋道:“這是‘膠泥’轉化為石頭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讓路面失水,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白費,一切都要從頭再來。
就像我們種莊稼一樣,種子播下去之后,需要不斷地澆水施肥,才能讓它茁壯成長。路面也是如此,只有保持濕潤,‘膠泥’才能慢慢變硬,最終變成堅固的石頭。”
為了確保養生工作的順利進行,他還親自監督,每天都會去檢查路面的覆蓋情況和灑水的頻率。他的認真負責讓工人們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大家都明白,這個環節雖然看似簡單,但卻關系到整個工程的成敗。
蕭謹之所以這么做,都是聽完李寶兒的話,他對李寶兒的話深信不疑,仿佛這些話就是真理一般。
于是,蕭謹毫不猶豫地親自下達命令,派遣了一批訓練有素的士兵前去看守那些剛剛澆筑好的路面。
這些士兵們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動起來,他們整齊劃一地站在道路兩旁,宛如鋼鐵長城一般,守衛著這片尚未完全干透的路面。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蕭謹還特別強調,嚴禁任何車馬行人提前上路。他深知這些新澆筑的路面還十分脆弱,如果有車輛或行人過早地在上面行走,很可能會對路面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壞。因此,他嚴令士兵們必須嚴格執行禁令,絕不能有絲毫的松懈。
在士兵們的嚴密看守下,這些新澆筑的路面得到了妥善的保護。它們靜靜地躺在那里,等待著時間的沉淀,逐漸變得堅固耐用。
經過漫長而緊張的兩個月施工,第一條長達五十里的“膠泥管道”終于竣工啦!這可是一項了不起的大工程啊,它像一條巨龍般橫亙在洛京和青龍鎮之間,將兩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這條官道的建成,對于人們的出行來說簡直是一個巨大的福音。以前,從洛京到青龍鎮的路途崎嶇不平,不僅耗費時間,還讓人疲憊不堪。
但現在,有了這條寬闊平坦的官道,人們可以輕松快捷地往來于兩地之間,大大縮短了行程時間。
通車的這一天,簡直是盛況空前!道路兩旁人山人海,人們都擠在一起,興奮地觀看著這歷史性的一刻。他們的臉上洋溢著難以抑制的笑容,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
在這個熱鬧的場景中,蕭謹和李寶兒也一同乘坐著一輛華麗的馬車,緩緩地從洛京出發。車輪輕快地滾動著,行駛在平整而堅實的灰白色路面上,發出平穩的“碌碌”聲。
這聲音與以往馬車在崎嶇道路上的顛簸搖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感到格外舒適和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