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孩子乖巧地跪下叩頭。月娥聲音哽咽起來:“寶兒,你瞧他們如今活蹦亂跳的模樣…若不是你當年那么果斷,這兩個孩子早就…”
原來多年前,這對雙胞胎出生時,李月娥難產,鎮上的大夫都搖頭說沒救了。李寶兒剖腹取子,硬是把孩子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楊員外擦著眼角:“寶兒姑娘,你是我們楊家的大恩人。可沒有你,哪還有這對孫兒承歡膝下?”
月娥執意要留飯,即刻吩咐廚房準備宴席。席間,她親自為李寶兒布菜,細細問她在京城的境況。
聽說她在京城開了醫館,如今已是小有名氣的女醫,月娥眼中滿是驕傲:“我早說過,寶兒定非池中之物。蕭公子博學多才,居然做到宰相之職。”
臨別時,月娥塞給她一個沉甸甸的包袱:“這里有些我夫君帶回來的衣料和補品,你莫推辭。”又取出一個錦盒,“這是我替你備的銀針,精鋼打造,比你如今用的定要好些。”
楊員外更是奉上一個紅封:“這是診金,當年欠下的,你必須收下。”
李寶兒推辭不過,只收了銀針和衣料,將紅封退了回去:“當日救人,本就不是為財。”
月娥知她性子,不再強求,只握緊她的手:“好妹妹,日后在京城若有難處,定要來找我。楊家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夕陽西下時,李寶兒辭別楊家。朱門在身后緩緩關上,將她與里面的富貴隔開。她低頭看著手中的錦盒,想起當年月娥偷偷省下口糧接濟她學醫的往事。
金銀易得,初心難求。她握緊藥箱背帶,腳步堅定地向著來路走去。
從楊員外家那朱門高墻里出來,太陽才剛剛開始西斜,天邊泛起一抹淡淡的紅暈。李寶兒提著已經空了的藥箱,邁著輕快的步子,悠然自得地朝著鎮西頭走去。
她一邊走,一邊回憶著鳳兒家的草藥鋪子。在她?的記憶中,那鋪子就坐落在鎮西頭那棵老槐樹底下,雖然店面不大,但卻十分溫馨。
如今再次來到這里,她驚訝地發現,那鋪子的門面竟然比以前寬敞了不少,而且還掛上了一塊嶄新的匾額――“鳳芝堂”。
那三個隸書寫就的大字,筆力蒼勁,端正大氣,讓人不禁為之贊嘆。
還沒等她走進鋪子,一股熟悉的藥材香氣就撲鼻而來。這股香氣,比她記憶中的還要濃郁幾分,仿佛是在訴說著鋪子主人的用心和專注。
她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這股香氣帶來的寧靜和安心。
透過窗欞,李寶兒看到一個綰著婦人髻的窈窕背影正站在柜臺前稱藥。
那女子的動作十分利落,顯然對各種藥材都非常熟悉。她的一雙手在藥柜里飛快地穿梭著,不一會兒,就稱好了一副藥。
鋪子門口,還有兩個總角小兒正蹲在地上玩石子。他們玩得十分投入,連李寶兒這個陌生人的到來都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