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縣委書記張為民的親自坐鎮協調下,一道道指令從縣委縣政府發出,
如同無形的鞭子,抽打著整個正陽縣的醫療系統,像只陀螺高速運轉起來。
縣醫院,這座正陽縣醫療資源的老大哥,破天荒地掛上了第二塊牌子——“東黃水中心衛生院正陽縣醫院協作分院”。
縣中醫院,更是直接改頭換面,成了“東黃水中心衛生院正陽縣中醫院協作分院”。
兩塊嶄新的銅牌,在縣醫院和縣中醫院的大門口掛起時,引發了不少老醫生和縣城居民的錯愕與議論。
“啥?咱堂堂縣醫院,成了東黃水鎮的分院?這…這說出去不讓人笑掉大牙?”
縣醫院一位退休返聘的老專家,推了推老花鏡,對著牌子直搖頭。
“你懂個啥!”
旁邊一個消息靈通的年輕醫生壓低聲音,
“這叫資源下沉,集中優勢兵力!沒看省里、市里都下來人了?東黃水那邊現在可是通天了!跟著陳主任干,準沒錯!聽說待遇都上調了!”
“就是,現在省中醫院大的專家號,在縣里掛不上,去東黃水那邊,通過他們那個網,沒準就能約上!這叫啥?互聯網+!”
另一個年輕護士插嘴道,臉上帶著點小得意。
伴隨著牌子的更換,是實實在在蛇吞象般的資源流動。
縣醫院、縣中醫院最精干的中醫力量——包括幾位原本在縣城德高望重、輕易不出診的老專家,被“請”到了東黃水鎮衛生院坐鎮、帶教。
縣里的先進設備,如彩超機、數字x光機(dr),甚至一臺嶄新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也在一路綠燈下,優先調撥給了東黃水。
原本略顯簡陋的鎮衛生院檢驗科和影像科,瞬間鳥槍換炮。
與此同時,春江市衛生局和省衛生廳工作組也沒閑著。
他們帶來的不僅是指導,更是實打實的“輸血”。
省里協調的一批遠程診療終端設備迅速到位安裝,高速專線光纖直接拉進了醫院機房。
市里緊急調配的一批年輕、有活力、懂電腦的醫護人員補充進來,緩解了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
一個由省市專家組成的“模式完善智囊團”也宣告成立,
定期在東黃水衛生院的小會議室里,對著投影幕布上的流程圖和ppt,爭論得面紅耳赤。
不到一個月時間,東黃水鎮衛生院,這個昔日連個闌尾炎手術都做不利索的偏遠鄉鎮醫院,如同被注入了洪荒之力,搖身一變,成了整個正陽縣名副其實的醫療中心!
嶄新的鋼架結構診區拔地而起,寬敞明亮;
現代化的設備在診室里嗡嗡作響;
穿著白大褂的醫護人員步履匆匆,臉上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忙碌和隱隱的自豪感。
來自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患者,通過網絡預約,繼續源源不斷地涌向這個曾經默默無聞的小鎮。
而在這片繁忙景象的核心漩渦里,除了陳銘的淡定以外,一個嬌小的身影正以驚人的速度穿梭、忙碌,像一顆永不停歇的小陀螺。
“張姐!昨天論壇置頂的那個‘冬季小兒咳嗽食療方’帖子,留爆了!趕緊讓李大夫再錄個視頻詳細講講,重點突出咱們本地好找的山楂和梨!”
“小王哥!那個預約系統又卡了?趕緊找省廳工作組的技術支援!跟他們說,再掉鏈子,我就去他們悅來客棧門口唱《忐忑》!”
“喂?省電視臺融媒體中心嗎?我是東黃水網絡辦的林小滿,對!合作推廣方案我發你們郵箱了,重點突出我們‘線上初篩+名醫下沉’的閉環。這可是周省長都點過贊的模式!……啥?王思琪記者負責對接?哦,行…行吧。”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