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慶功宴的余溫,尚未完全散去,
一場規模更大、牽扯更深、動靜也更響的變革風暴,已在正陽縣東黃水鎮這片黑土地上轟然拉開序幕。
省賓館金碧輝煌的宴會廳里,那杯“壯行酒”的力道,如同陳年老窖的醬香,后勁綿長而磅礴。
周正國常務副省長那句“放開手腳,大膽去干!省委省政府就是你的后盾!”的承諾,伴隨著部里即將把“東黃水模式”列為全國試點的風聲,如同兩道無形的加急金牌,一路從省城疾馳而下,
重重砸在了春江市,又毫不停歇地砸進了正陽縣,
最終在東黃水鎮這方小小的土地上,激起了滔天巨浪。
春江市衛生局的精干力量,連同省衛生廳派出的、由一位分管中醫的副巡視員親自帶隊的工作組,幾乎是腳前腳后地進駐了東黃水鎮衛生院。
工作組下榻的地方,就是鎮醫院旁邊那家條件最好的“悅來客棧”——現在客棧老板的嘴已經咧到了耳后根,逢人就說祖墳冒了青煙。
工作組帶來的,不僅是沉甸甸的上級指示和殷切期望,更有沉甸甸的啟動資金和項目批復文件。
目標只有一個:
在部里更高規格的工作組下來“摘桃子”之前,務必把“東黃水模式”的基礎夯得結結實實,把架子搭得漂漂亮亮,把面子擦得锃光瓦亮,讓它真正具備全國推廣的底氣和模樣!
陳銘站在衛生院那棟略顯陳舊的主樓前,巡視著眼前熱火朝天的景象。
昔日略顯空曠的院子,此刻已經被各種工程機械和建筑材料占據了大半。
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吆喝著號子,指揮著吊車將巨大的鋼結構預制件穩穩放下,發出沉悶的撞擊聲。
電焊的火花在陽光下不斷地刺目閃爍,切割金屬的嘶鳴聲不絕于耳。
塵土混合著初秋清冷的空氣,彌漫出一種充滿干勁的、粗糲的味道。
“陳主任!”
基建辦的負責人,一個臉膛黝黑、嗓門洪亮的東北漢子,頂著安全帽小跑過來,
他沒等站穩,手里就迅速攤開一張巨大的藍圖,
“您瞅瞅,按您和張書記的要求,咱這臨時診區擴建,東西兩翼各加五百平。”
“全鋼架結構,彩鋼板房頂,保溫層都加厚了,工期,二十天!保證在部里領導來之前,妥妥當當投入使用!就是這材料……”
他搓著手,嘿嘿笑著。
“材料怎么了?”
陳銘目光掃過藍圖,精準地指向幾個關鍵節點,
“老李,工期是死命令,質量更是紅線!錢,縣里張書記特批的專項資金已經到位,該花的,一分不能省!不該花的,更是一分不能動!明白?”
他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工程方的人,總是這樣,但凡找出點理由,就想方設法的加錢。
但兩世為人的陳銘,顯然不吃這一套。
“明白!陳主任您放心!”老李立刻挺直腰板,拍著胸脯,
“咱東北老爺們兒辦事,講究個敞亮!保證給您整得明明白白,漂漂亮亮的!”
他嗓門很大,引得旁邊幾個干活的工人,也跟著憨厚地笑起來。
這還僅僅是基建。
更大的動作,是資源的整合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