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斌局長和隨行的專家們聽得極其專注,頻頻點頭,臉上露出濃厚的興趣和明顯的贊許。
幾位年輕的隨員更是拿出錄音筆和小筆記本,刷刷地記錄著,筆尖在紙上摩擦發出密集的沙沙聲,眼神里充滿了對陳銘這個基層院長的敬佩和對這些數據的震驚。
他們原本以為基層的所謂“創新”不過是小打小鬧,修修補補,沒想到竟有如此系統化的頂層設計、如此接地氣的技術應用和如此令人振奮的成效。
這簡直是給全國基層醫療改革打了個樣。
考察團走到哪里,熱情的鄉親們就自發地圍攏到哪里,爭相講述自己的親身體驗,用最樸實的語為陳銘和“東黃水模式”代。
“史局長,您可得好好表揚陳院長!”
一位剛拔完罐、后背還留著紫紅色罐印、精神頭十足的老大爺,擠到前面,嗓門洪亮,
“俺這老寒腿,折磨了俺十幾年。以前疼起來,炕都下不了。去省城大醫院,排隊掛號檢查拿藥,一趟下來好幾千,跟割肉似的,效果還不咋地!”
“陳院長給俺扎了幾次針,開了幾副草藥,便宜得跟白撿似的。您瞅瞅,俺現在都能上山撿柴火了。”
他用力跺了跺腳,展示著自己的“康復成果”,引來一片善意的笑聲。
“就是就是。”
旁邊一位抱著個虎頭虎腦小男孩的年輕婦女搶著說,臉上帶著感激,
“俺娃前陣子發燒咳嗽,夜里咳得跟個小風箱似的,俺跟他爹急得不行。去縣里醫院,掛號排隊就排了大半天,人山人海,娃哭大人急,花了小一千,拿回來一堆藥丸子糖漿。”
“聽說這里有義診,各地都跑來看,我們也帶著孩子趕過來。結果,陳院長一看,說是積食帶點風熱,根本不用吃那些。”
“就給開了點消食祛風的中藥粉,讓俺回家用米湯調著喂,才花了五塊八。吃了兩天,娃就好了。吃得香睡得穩,省錢省心省老勁了。這不,今天來復查來了。”
“還有那個網上問診,也忒方便了。”
一個穿著沾滿水泥點工裝、像是剛下班的壯實漢子,揮舞著沾著灰的大手,聲音洪亮,
“俺在鎮子西頭那個新開的工地上干活,離衛生院老遠了。前陣子有點鬧肚子,渾身沒勁。俺們工頭手機上有那個啥平臺,俺就對著手機攝像頭,張張嘴,伸伸舌頭,陳院長那邊就給俺看明白了。”
“開了方子,讓工友騎摩托車順道來衛生院拿藥,藥錢直接從俺工錢里扣,一點不耽誤干活。這服務,沒得說!”
漢子豎起大拇指,黝黑的臉上滿是真誠的笑容。
這些未經任何修飾、帶著泥土芬芳和濃濃東北腔調的民間口碑,比任何華麗的匯報材料都更有溫度,更具說服力。
史文斌局長臉上的笑容更深了,不時停下腳步,饒有興致地與講述者交談幾句,詢問細節。
之后,他轉向陳銘:“陳銘同志,這個家庭醫生線上簽約和‘健康快車’配送藥品的模式,運行成本如何?可持續性怎么樣?老百姓的接受度高嗎?省里如果推廣,該如何進行?”
這位經驗豐富的老中醫人,提出了很現實的問題。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