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銘院長的領導和親自設計下,我們創造性地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中醫藥瑰寶深度融合。”
韓齊正唾沫橫飛,語速極快,
“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實現了全鎮居民健康檔案100%電子化管理,告別了紙質檔案易丟失、難查詢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我們實現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線上化。”
他示意林小滿點開一個界面,上面清晰地顯示著簽約居民的頭像、基礎健康信息和歷史就診記錄。
“您看這位李大爺,”
韓齊正指著屏幕上一個憨厚老漢的頭像,
“家住最偏遠的靠山屯,患有高血壓和腰腿痛,以前復診開藥,來回一趟鎮上得大半天。”
“現在呢?李大爺的兒子在外地打工,用智能手機下載了我們簡易版的app,就能幫老爺子在線預約、視頻復診。”
“陳院長通過視頻通過看舌苔,問癥狀,就能在線開方。藥方直接傳到我們藥房,配好藥后,由我們定期下鄉的‘健康快車’或者順路的村干部,直接送到李大爺炕頭上。真正實現了‘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他激動地揮舞著手臂,仿佛在描繪一幅宏偉藍圖。
他意猶未盡,又點開另一個模塊:
“史局長,各位領導再看這里。這是我們建立的‘鄉村中醫人才振興’線上培訓考核系統。”
屏幕上顯示出圖文并茂、甚至配有簡單動畫的中藥材辨識圖鑒、基礎針灸穴位圖解、常見病中醫簡易療法等課程。
“那些散落在各個村屯、有一定群眾基礎但缺乏系統培訓的‘土郎中’、‘赤腳醫生’,經過我們線上系統化的培訓和衛生院專家定期的線下實操指導與嚴格考核,現在都能通過這個平臺,為村民提供基礎的、規范的、安全有效的中醫藥服務。”
“極大地緩解了我們基層醫療資源短缺的壓力。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健康守門人’。”
韓齊正越說越激動,臉都漲紅了,仿佛那些耀眼的成績都是他親手締造的:
“這三個月來,改革成效斐然。門診量同比上升了驚人的380多倍,中藥使用率突破了75%,門診均次費用下降了45%,轉診率更是下降了32%。這些數據,”
他用力拍了拍胸口,發出沉悶的響聲,
“都是實打實的,經得起任何審計和檢驗。是我們東黃水鎮衛生院全體同仁,在陳銘院長的帶領下,披荊斬棘,用智慧和汗水,在貧瘠的土地上澆灌出的希望之花。”
他刻意加重了“陳銘院長”幾個字,眼神熱切地瞟向史文斌局長,觀察著領導的表情。
旁邊的秦光遠主任,也適時地無縫銜接,語氣沉穩中帶著對上級的敬意:
“我們縣委張為民書記對‘東黃水模式’的探索和發展高度重視,將其列為全縣重點改革項目和民生‘一號工程’。”
“從項目啟動資金的優先撥付,到相關配套政策的強力傾斜;從積極協調引進醫學院畢業生和退休老專家充實力量,到特批更新一批亟需的醫療設備……”
“張書記都是親自過問,親自協調,一路保駕護航,開綠燈。可以說,沒有縣委的堅強領導和全力支持,就沒有‘東黃水模式’破土而出、茁壯成長的今天。”
他這番話,既表了功,也把陳銘的成就巧妙地納入了縣委領導的大框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