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道至少在名義上已經經過禮部和皇帝審核的鄉試題目。
中間也并未涉及什么極端論!
更何況,這題還有十分正常的解題思路,足以證明這題確實是精心設計,而非故意刁難。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你又能說胡大老爺的罪過有多大呢?
頂多也就是私下嘀咕兩句、罵上幾聲,名聲稍微受損,僅此而已。
而這,不正是胡大老爺所期望的嗎?
正是因為這樣的心態,當胡府門外傳來學子們的責罵聲時,胡大老爺不僅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悔意,反而得意地仰天大笑起來。
罵吧!
盡情地罵!
你們不罵,我的名聲怎么能傳出去?
你們不罵,我的名聲怎么會臭?
你們罵得越兇,我未來的生活就會越滋潤!
加油!
我在精神上支持你們!
然而,好景不長,胡大老爺還沒高興幾天。
突然間,胡府門前那些叫罵的學子們消失得無影無蹤。
連續兩天沒有聽到罵聲后,胡大老爺感到事情有些不對勁。
“胡義,快去給我打聽打聽,是不是哪個不長眼的把那些人帶走了?”
“我可不想無緣無故背上這種惡名,趕緊去弄清楚!”
胡義作為胡府的管家,自然與胡府的利益緊密相連。
他當然清楚,如果外面傳是胡府動用手段讓門口的學子消失,那將會給胡府帶來多大的麻煩。
于是,他聽完胡大老爺的吩咐后,立刻匆匆忙忙地跑了出去。
僅僅過了一個時辰,他便一臉無奈地回來了。
“老爺,查清楚了!”
“嗯,說說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別告訴我他們那些學子是自己回去的!”
胡義嘴角微微抽搐,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老爺,他們確實是自愿回去的!”
“嗯?為什么?”
“因為家里堂即將成為太子妃的消息,不知怎的,已經傳遍了整個應天府。”
“那些學子想必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現在別說咱們府門口那些罵街的了,就連應天府中對老爺的各種議論也都平息了!”
胡大老爺一聽這話,頓時愣住了。
“不是吧?就因為我家小月兒要當太子妃了,他們連說都不敢說了?”
“娘的,他們那些所謂的讀書人的風骨呢?士子的氣節呢?”
“敢情老子不過是個還沒成親的太子妃的伯父,就嚇得這滿城的學子連屁都不敢放了?”
“呸!都是一幫慫包!”
胡大老爺極度的憤怒!
他已經做好了名聲變臭的準備,結果你們這些人卻不干了?
這特么不是扯淡嗎!
廢物!
(本章完)
這次的鄉試題目,幾乎已經觸及了底線。
胡惟庸很清楚,什么樣的題目會激怒那些士林中的學子。
然而,這道題已經踩在了紅線的邊緣。
如果再過分一點,那就不僅僅是得罪儒生了,連朱元璋也會被牽連。
畢竟,老朱還指望著儒家思想來維護他對大明的統治。
如果連儒家的根基都被動搖,老朱家又該如何自處?
因此,這次的題目已經達到了能操作的極限。
如果再進一步,恐怕剛一出爐就會得罪老朱。
那樣的話,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胡大老爺始終牢記,自己的目標是在不得罪朱元璋的前提下,安安穩穩地度過余生。
如果一開始就得罪了老朱,哪還有什么余生可?
恐怕短短一兩年,這輩子就結束了。
如今,他明明已經安排妥當,效果也顯現出來了。
本應繼續下去,卻因為胡馨月成為太子妃一事,一切煙消云散。
就像當初爆發時悄無聲息一樣,如今消弭得同樣無聲無息。
真是來無影去無蹤!
這讓胡大老爺如何高興得起來?
媽的!
都是一群慫包!
你們要慫,能不能先把老子的名聲罵臭了再慫?
你們罵老子既能“伸張正義”又能揚名,老子趁機自污。
這特么的,多好?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怎么就沒個眼光長遠一點的看明白這點,然后挺身而出呢?
那該多有意思啊!
可現在倒好,啥都沒有了!
媽的,晦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