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落地小說網

      繁體版 簡體版
      落地小說網 > 大明:我在洪武當咸魚 > 第92章 一道考題而已

      第92章 一道考題而已

      “老師,聽您剛才的意思,胡大人出這題并不是為了侮辱圣賢?”

      宋濂無奈地笑了笑,輕輕拍了拍他的腦袋。

      “你在想什么呢?”

      “胡大人只是出了一道考題而已,他為什么要侮辱圣賢?”

      “再說了,就算他在家里罵,愛怎么罵就怎么罵,誰管得著?他何必非要在鄉試的試題里罵?”

      “這道題,表面上看起來有點古怪、稀奇,但實際上,它是一道正經的策問題。”

      方孝儒一聽,頓時精神一振。

      “還請老師指點!”

      宋濂笑瞇瞇地捋了捋胡須,滿意地回答道。

      “你啊,和普通人一樣,只盯著題面上孔子、老子的身份,卻沒想到,這道題其實是讓考生去分析儒家和道家的區別!”

      “啊?”

      方孝儒一聽,整個人都懵了。

      “不是!怎么就變成儒家和道家了?”

      這邊宋濂正給方孝儒講解,另一邊,解縉卻得意洋洋地向人分享自己的解題思路。

      “怎么就不是儒家和道家了?”

      “孔子和老子相差二十多歲,根本不是一個輩分的人,所謂的吵架都是假的。”

      “真正要討論的,其實是他們背后所代表的儒家和道家。”

      “一個是儒家的積極入世,一個是道家的清靜無為;”

      “說白了,這其實是兩種學派的對比而已。”

      “只要對這兩個學派有所了解,就能寫出一篇不錯的策論。”

      “甚至可以這么說,只要你們這段時間雜書看得夠多,不被題面上的表象迷惑,就一定能答出合適的策論!”

      方孝儒聽完宋濂的講解,整個人如釋重負!

      幸好!

      幸好他落榜了!

      這要是讓他去考鄉試,那還得了?

      估計他在貢院里就得鬧翻天!

      到時候可就不是老師簡單責罵幾句了,恐怕真如老師所,會引來殺身之禍。

      不過,看著眼前的試卷,他也忍不住心生怨念。

      這位胡大老爺,為什么就不能按照常規的出題方式呢?

      非得弄出這些奇怪的題目,到底圖什么?

      這真能把人嚇出毛病來啊!

      (本章完)

      ------------

      胡大老爺已經連續幾天閉門不出了。

      一來,是為了安撫后院那些近日頗感不滿的姬妾。

      女人嘛,就像土地一樣。

      時不時得翻一翻、澆一澆才行。

      不然,不僅會變得干硬無趣,說不定哪天還會冒出不該長的雜草來。

      所以,這幾天胡大老爺壓根沒心思出門,連宛如和如詩的魅力都吸引不了他。

      他全身心投入在后院的姬妾們身上,努力耕耘、埋頭苦干,一點兒不吝惜力氣。

      這樣一來,胡府后院的氣氛倒是比之前緩和了不少。

      二來,胡府門前近來熱鬧非凡。

      那些鄉試無望、心灰意冷的士子們,不知哪來的膽子,居然堵在胡府大門前,坐在地上破口大罵。

      內容無非是胡大老爺侮辱圣賢,故意出怪題刁難考生,毀了他們前程云云。

      胡義幾次忍不住想叫家丁出去把這些人扭送到應天府衙,都被胡惟庸攔了下來。

      罵吧!

      你們不罵,咱在士林中的名聲怎么臭?

      你們不罵,胡某在社會上的名氣怎么打響?

      反正這些題目也不是沒有正解,只是普通人根本想不到背后的深意罷了。

      或者說,那些士林中的腐儒們,即便知道題目考的是儒家與道門的學術差異,卻只在意表面上的冒犯。

      腐儒嘛,不就是這樣嗎?

      而對于這樣的局面,胡大老爺自然是……樂見其成!

      嘿,這簡直太妙了!

      自我抹黑了一番,名聲雖然受損,但并非觸犯了朱元璋的禁忌那種程度的敗壞。

      這豈不是更好!

      隨著地位日益穩固,胡大老爺原本還頗感焦慮。

      如今這一招使出,一切就穩妥了!

      凡是儒學出身的人,如今若不痛罵胡大老爺兩句,簡直就像學術上的叛徒。

      然而,這究竟對胡大老爺有何影響呢?

      嘿嘿,除了近日出門稍嫌不便外,其他方面幾乎毫無影響!

      這正是胡惟庸反復斟酌后,為自己量身定制的自保之策。

      說白了,民間和士林間的評價,對他而,其實毫無用處。

      然而,恰恰是在民間和士林中口碑不佳的人,在朱元璋那里,只要不犯其忌諱,反倒能留下好印象。

      因為朱元璋會覺得你已經構不成威脅了。

      畢竟,一旦在民間和士林中名聲敗壞,便再無可能成為權臣。

      這樣自然不會與朱元璋乃至皇室產生沖突。

      但其中隱含的一點是,你不能用朱元璋本人也不喜歡的事情來自我抹黑。

      比如強搶民女、受賄、縱容家奴等行為。

      若是干了這種事,名聲自然是壞了。

      但倘若真有這般行徑,無需等到名聲敗壞,朱元璋便會先行取你性命。

      他正愁找不著理由除掉幾個權臣呢。

      而眼下這種“不輕不重”的罪名,便恰到好處。

      有罪嗎?

      對儒家而,胡大老爺自然是罪大惡極。

      因為他借用了至圣先師孔子的名義出題,這一點是無可辯駁的。

      在儒家眼中,這罪名是板上釘釘的。

      但要說這罪名有多大?

      似乎……大概……也許也沒多大!

      說白了,這終究只是一道考題而已。

      .b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2. <div id="cxiam"></div>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em id="cxiam"><ol id="cxiam"></ol></em>
      1. <em id="cxiam"></em>

        最近日本韩国高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