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村人口多,是附近幾個村子里的大村,但人均耕地卻不多。
往年還能勉強糊口,今年這青黃不接的時候,徹底撐不住了。
據劉紅軍說,村里已經有十幾戶人家斷糧三天,靠挖野菜樹皮吊著命。
沈紅星的臉色也變得無比沉重。
劉家村,和沈家村關系一直不錯。
當初趙家村仗著在上游堵水,就是劉家村的青壯站出來,幫著沈家村去理論,才沒讓趙家村得逞。
這份人情,沈家村一直記著。
“劉村長,你先別急,坐下喝口水慢慢說。”
王衛國遞過去一碗水,沉聲說道。
劉紅軍一口氣灌下大半碗水,才喘著粗氣說。
“不瞞你們說,我們村實在是沒辦法了,家家戶戶的米缸都見了底。再沒糧,就要出人命了!”
沈紅星緊鎖著眉頭,在屋里來回踱步。
借,還是不借?
這是個天大的難題。
村里的儲備糧是全村人的命根子,是留著以防萬一的。
王衛國看出了他的猶豫,開口道。
“紅星叔,劉家村當初幫過咱們,這份情不能不還。而且,真要是出了事,咱們也于心不安。”
沈紅星一跺腳。
“衛國說得對!不能見死不救!這樣,劉村長,你先回去,我馬上召集全村開會商量!”
“哎!哎!謝謝,謝謝紅星兄弟!”
劉紅軍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連連道謝。
村里的銅鑼“當當當”地敲響,全村的戶主都聚集到了大隊部的院子里。
當沈紅星把劉家村的情況一說,院子里頓時炸開了鍋。
“咱們自家的糧食也緊張啊,這要是借出去了,咱們下半年咋辦?”
“是啊,劉家村人那么多,那得是多大的一個窟窿?”
“可當初人家是實打實幫過咱們的,現在人家有難,咱們能干看著?”
議論聲中,王衛國站了出來,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里。
“各位鄉親,叔伯兄弟,我爹娘從小就教我,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當初趙家村堵水,要是沒有劉家村的兄弟們,咱們當時春耕都成問題。”
“現在他們有難,咱們拉一把,是情理,也是道義。”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咱們村的儲備糧,還有一萬斤。我提議,借給劉家村三千斤,幫他們渡過最難的這一個月。咱們自己,再勒一勒褲腰帶。大家伙兒覺得呢?”
村民們漸漸安靜下來,王衛國的話說到了他們心坎里。
沈家村的人,骨子里是淳樸仗義的。
“衛國說得對!借!”
沈富國第一個喊道。
“對,借!不能讓人家戳咱們脊梁骨!”
“借!”
聲音匯成一股,沈紅星用力一拍桌子:“好!就這么定了!借三千斤!”
當劉紅軍帶著村里人趕著馬車來拉糧食時,看到那一口袋一口袋的糧食從倉庫里搬出來,這個鐵打的漢子,眼淚“唰”地一下就流了下來。
當場就要給沈紅星和王衛國跪下,被兩人死死拉住。
“劉村長,使不得!咱們是兄弟村,應該的!”
然而,這個頭一開,麻煩也隨之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