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克!”
說真的,這玩意兒要是早點出來,憑借帝國那套冷兵器玩法,估計早亡國了。
鎮定了一下心神,米歇爾翻身上馬:“我要去前線指揮,你去下命令,朝左側移動,右邊地上都是水,不能走太快。”
作戰參謀立刻掏出紙筆,給每一個兵團長寫起了紙條。
別小看這個環節,誰先誰后,怎么走,具體走到什么位置都是得寫明白的。
總參那邊,甚至會要求參謀寫明理由,方便兵團長參考。
要讓他們知道發生什么了?怎么發生的?為什么會發生?
這樣,指揮才能高效,低級軍官才不會對上級指令做出錯誤判斷。
米歇爾口述所謂的右邊地上有水,其實是指:
戰場右側存在大量的溪流與水洼,很難展開陣形(“右邊地上都是水”)。
所以必須去左側,否則前進后退都容易受阻礙(“不能走太快”)。
就在圣聯戰列線緩緩向左側優勢位置靠攏時,遠處的吸血鬼顯然是發現了這一問題。
他們同樣需要左側戰場(對于他們是右側)。
就在圣聯戰列線移動的瞬間,他們同樣動了。
出乎米歇爾意料的是,這些吸血鬼盡管被高級吸血鬼鞭撻的哀嚎,可卻是極其高效地完成了變陣。
一陣激昂的巴洛克語響起,伴隨著奇異的镲聲(王庭特有樂器)。
行軍的縱隊,開始變陣。
皮靴整齊地踏著地面,絲滑的轉彎,然后分裂相連接。
等到雙方都能看清楚對方旗幟的時候,不管是圣聯還是王庭都已然擺好了大橫陣。
戰場從左到右,一層一層,全是紅色黑色的長線,每一個陣腳線團都是一個手持發條銃或血契銃的士兵。
“調整陣形,最接近的兵團不用前進了,準備迎敵。”
“三磅炮掩護,胸甲騎兵去引開他們的帝國血仆騎士。”
“擲彈兵別閑著,你們在干什么?圣水榴彈繼續投啊,缺這點圣水嗎?”
此刻的戰場上,第四五六三個兵團由于在最后,所以第一個進入交戰范圍。
“全體都有,銃靠肩,常步前進。”兵團長們大喝著,“我看誰敢不聽命令,把發條銃放下來。”
這是風車地軍事觀察團在觀察了格屋市之戰后,給圣聯提供的軍事意見。
在進入相向行軍的過程時,不管再堅定再勇毅的老兵,都有意志動搖的時候。
這與面對大方陣形態的敵軍并不相同,因為這一次的敵方也有遠距離破甲投射的能力。
步兵們總是傾向于被打的受不了的時候,停下腳步,開始還擊。
可這往往還沒有進入最佳的位置,而且再想讓他們放下發條銃重新整隊和出發,必須要花好長一段時間。
戰機就是這么一點點流失的。
因此,軍官必須時刻監督,保證進入最佳位置時,不許有人自主開銃。
只有在關鍵時刻,例如掩護友軍時,才允許立定還擊。
當身邊的戰友一個個死亡,你不僅不允許防御躲避,甚至連為戰友報仇還擊都不行。
你必須等待命令,用滾燙的胸膛去迎接鉛彈,直到對圣風的贊美到來。
必須走向死亡,才能走向勝利。
線列時代沒有過去那種慘烈的近戰廝殺,但同樣血腥殘酷。
邁著整齊步伐,交錯排列的第四第五第六三個兵團,開始緩緩朝著吸血鬼的戰線前壓。
砰!
一枚鉛彈射入一名圣聯士兵的胸膛,擊的他捂胸而倒,在地上痛苦掙扎起來。
仿佛這一銃打響了信號,零星的噗噗聲與呼嘯聲便立刻填塞了眾人的耳蝸。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