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可頭疼了。
霍恩放下了報紙,臉上掛著無法形容的古怪神情,像是無奈又像是好笑。
“這哈爾金可以啊,這高嶺之花被他這小蘑菇拿下了。”
“這是重點嗎?”凱瑟琳端著咖啡,“重點難道不是蟹黃堡大君和熱泉堡的罐頭廠嗎?”
盡管帕拉克四人是提出者,可這個項目真正攢局的其實是凱瑟琳。
蟹黃堡其實是圣聯在諾恩布局的重要一環,而這位蟹黃堡大君司邦奇則是少有的,對圣聯友好的諾恩大君。
與圣聯友好這件事上,除了因為當年沒被墨莉雅提騎行劫掠過外,更是因為其小女兒塞奧多拉的關系。
塞奧多拉是司邦奇大君第一任妻子最小的女兒,算是大君的心頭肉。
后來更是因為大君打獵時,誤射塞奧多拉,導致了塞奧多拉的病痛與背疾。
這讓大君對小女兒更是愧疚與溺愛。
后來圣聯治好了塞奧多拉的病,這讓大君對圣聯有著天然的好感。
更是屢次不顧盟友們反對,站在圣聯這邊,給圣聯下了很多訂單。
其領地內的農業革命其實并非他主動發起,而是被動接收后發起的。
“如今大君到哪兒了?”
“在維森特山口附近待著,說圣聯不給他一個解釋,他就絕不踏入圣聯一步。”
食堂餐桌前的四人都苦惱起來,大君的憤怒其實可以理解。
先不說矮人和諾恩人的恩恩怨怨與戰爭,單說矮人與貴女的結合,就已經很稀少了。
準確來說,排除那些沒落貴女,家族還鼎盛的貴女與矮人結合的案例是零。
一個都沒有。
大君這么生氣,可不僅僅是因為乖女兒心頭肉被人撬了,更是因為女兒的丈夫很有可能是矮人。
哪怕是平民呢?就算是一樣矮的平民也可以啊。
對于蟹黃堡家族,這得是多大的聲望打擊啊。
以圣聯的情況來說,這位大君的友誼其實還挺重要的。
因為,他是圣聯通往諾恩王國的窗口。
在帝國的地理書籍上,往往記載諾恩王國總是戰亂不斷、地廣人稀。
可隨著布薩克在諾恩的出游和調查,霍恩才發現這個說法其實具有相當大的錯誤。
的確,諾恩王國是刻板印象上的戰亂不斷。
只是他們的戰亂不斷與萊亞的戰亂不斷不是一個規模的。
萊亞一場大戰,戰兵帶輔兵帶民夫有十幾萬人,持續五六年,打的數十上百萬人流離失所。
而諾恩王國過于松散,一場大戰看似參與人多,但往往只是幾千人級別、小規模、短時間的對戰。
一場仗打下來,十幾個大君參與,一問傷亡幾百人。
再問為了什么,可能只是為了一個邊境上的小村莊,小池塘乃至一個大蜂窩。
至于所謂的地廣人稀,更是有一種統計學加新聞學的美。
三大王國并列,萊亞和法蘭的面積好像都差不多,所以顯得好像諾恩也跟他們一樣大。
但事實是,諾恩王國南北三大領比萊亞和法蘭加起來都要大。
所謂人稀,是人口除以土地面積計算出來的。
但同樣有問題,第一不管是南方諾恩還是北方諾恩,都有著廣闊的名義占領土地。
南方諾恩有南海群山,北方諾恩有廣闊的草原地區,諾恩人只是在關鍵道路上有幾個城堡和定居點。
地圖開疆了屬于是。
真正有諾恩人密集居住的地區,其實比地圖面積要小很多。
除此之外,人稀更是充滿了統計學的魅力,因為那只統計領主土地上的收稅人口。
但事實是,諾恩是半部落半封建的國家,在廣大的諾恩土地上,還存在著大量的諾恩部落。
先前阿列克謝口中所指的野人群體,指的就是尚未封建化的諾恩公社部落。
當然,隨著文明的發展,這些諾恩部落形成了土地公社與地方大族。
目前,也有大量的諾恩大君在不斷吞并這些諾恩部落的土地。
正所謂方向錯誤,前進越多越錯誤。
三大王國以貴族為主體,所以越集權,民眾生活就越不如意。
法蘭引入了新貴族與商人等工商業新興力量,通過提高生產力,做大了蛋糕,提高了分母,讓高稅收的分子顯得微不足道。
諾恩則是反面,分母不夠,那就降低分子,所以諾恩人生活水平也不差。
為什么萊亞人生活水平最拉胯呢?
因為它菜的剛剛好好,上不能引入工商業貴族,下無法如諾恩那般分權。
屬于一口氣把兩大弊端全吃了,否則霍恩干嘛說萊亞是最薄弱的一環呢。
法蘭的市場,霍恩目前算是打開了一部分,而諾恩的市場還在由布薩克開疆拓土。
其實諾恩人的消費力也不差,只是他們沒有統一市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