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聯店鋪的木牌上,除了銘刻著代表售賣貨物與服務(如啤酒代表酒館與鐵錘代表鐵匠鋪)的圖案外,居然還刻著字。
這是因為,隨著圣聯經濟的發展,一個鎮子上可能會出現不止兩家售賣同樣商品的店鋪。
甚至于,圣聯還有連鎖的商店,例如恩情百貨下屬還有雜貨鋪。
為了打出品牌效應和區分度,才有了招牌的這些變化。
同時,更專業化和細分的店鋪也開始出現。
例如手套店、女帽店、眼鏡店、鐘表店、刀劍店等等。
原先的那套符號體系,自然就有些不太管用了。
“雖然還沒到貞德堡。”邦多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雖然是第一次來,但這圣聯的確和別處不一樣啊。”
莫洛卡沒有接話,相比于邦多第一次來的驚嘆,他則是更加驚訝于圣聯的發展速度。
七八年的時間,一個小鎮拔地而起。
盡管可能只有千把人口,但卻比任何一個帝國的大城市都要整潔和――
莫洛卡仿佛是自自語間,將那個圣聯新造的單詞說出了口:“……先進。”
走了沒多久,便來到列車站,這馬拉列車差不多半小時一班,一天運行十小時左右。
由于有政府補貼,所以價格很便宜,基本一個第納爾就能坐一趟來回。
如果沒趕上,或者人太多,那要么就是自己走過去,要么就是租路邊昂貴的運貨馬車。
莫洛卡等人倒是來的趕巧,人比較少,沒有排隊,便上了馬車。
如今的馬拉列車,和過去的馬拉列車同樣有所不同。
除了加裝發條倉輔助動力外,還增加了彈簧減震,順勢還增加了一個車廂。
但對于莫洛卡上百人的規模來說,一次還是運不走所有,只能分兩批離開。
第一批五十余人,交了錢,上了車,便緊緊抱著包裹在排凳上坐下。
隨著鈴聲響起,車夫揮動鞭子,高大的粗蹄馬邁開粗壯的大腿,開始向前奔跑起來。
車輪骨碌碌在鐵軌上旋轉,還能聽到發條咔咔的擺動聲。
兩側的風景飛快地退往身后,第一次坐馬拉列車的無褲漢們都是十分新奇。
要知道,很多人都是他們人生中第一次坐馬車,怎么能不興奮?
只是相比于馬車上的其他安靜的零散乘客,他們興奮的議論聲和怪叫聲實在讓莫洛卡有些掛不住臉。
“咳咳咳咳咳嗯――”他重重地咳嗽了好幾聲,惡狠狠地朝身后瞪了幾眼,馬車上這才安靜下來。
“叔叔。”
莫洛卡一轉頭,便看到前排凳子上忽然站起了一個小矮丁。
他看上去都沒有十歲,舉著一個用紙包裹的糖果:“這是治咳嗽的糖,我喉嚨痛過,可難受了。”
“啊,我喉嚨沒病。”
“叔叔你別硬撐了,我剛剛都聽到你咳嗽了,這個糖很管用的,而且很甜。”那孩子執拗地把糖遞了過來。
“這……”
莫洛卡只能看向那孩子身側的父母,那父母卻是贊賞地望著孩子,同時朝著莫洛卡微微點頭。
正所謂倉稟足而知禮儀,這些年霍恩緊抓工業的同時,精神建設這一塊也沒放松。
在希洛芙圣理會的宣揚下,營造孩子的美好品德,已經成為了圣聯市民階層培養孩子的最高準則。
莫洛卡不知道這一點,只是接過了這用白糖和草藥制成的糖果。
看到他接下糖果,小孩和他的父母都笑了。
至于那戴著圓檐帽的父親,則是朝著莫洛卡壓了壓帽檐致意,便扭頭回去。
絲毫不在意剛剛眾人發出的喧鬧,臉上更沒有一絲嘲諷之意。
莫洛卡將糖果塞入嘴中,一股絲絲的甜味瞬間盈滿了嘴巴,清清涼涼地潤入喉嚨。
在貞德堡車站下車,眾人等候下一班同伴到來。
不知道是誰,忽然感嘆了一句:“這圣聯人素質是比法蘭人高啊,不是我夸圣聯人呢!”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