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腳灣兄弟倆又一次爆發歡呼,而安瑟倫則徹底拉下臉,丟給了兩人幾枚第納爾。
“米麥連種是什么?”安瑟倫一手交錢,一手遷怒般問道。
那農夫忽然警惕起來,將他們上上下下打量一遍:“你們是哪個鄉的?”
知道這老農起了疑心,歇利連忙上前:“我們是萊亞來的難民,這是我們的身份文書。”
老農雖不識字,但見過這花紋。
他不敢確定幾人的身份,但想想米麥連作業不是什么秘密,《真理報》上都大大方方登了,便干脆向歇利解釋起來。
所謂米麥連種,是霍塔姆郡一位司鐸長提出的農業實驗項目。
就是學習黃金平原地區常見的草地灌溉法,然后將牧草換成米果。
其中的關鍵點就在于,米果要提前育秧,等到5月下旬搶收小麥后,再直接移植水田。
等到8月下旬收割米果,此時氣溫下降,河流水位也下降。
此刻,關閉閘門,排干水田,挖出河流淤泥肥田,再用重犁耕開土壤。
用一到兩周時間,等待麥田稍微干燥,再搶種冬小麥。
“這來不及吧?”安瑟倫只覺得荒謬,“你們用的撒播?”
“沒有啊,我們用的條播,只不過我們有馬拉式播種機,效率很高而已。”
安瑟倫更覺離譜:“你們不種植牧草,那馬吃什么呢?”
“平原郡的駑馬都是吃黑蛇灣出口的甜豆發酵飼料配合山間野地的蕪菁、青草還有倉庫里的青貯。
至于山地郡,要么吃的是碎石原的金絲草,要么就是直接放到山上草甸隨便吃。”
甜豆那種人消化不了的作物,給農用馬吃卻是相當合適。
“你們直接購買馬飼料?那不貴到天上去了?收的回成本嗎?”
“收的回啊,一磅小麥能換七八磅甜豆與金絲干草呢。”老農掰著手指頭,“一般是村子里大家集資,找到恩情百貨統購,批發更便宜。”
安瑟倫一時哽住了,買飼料喂馬居然還不虧本?怎么做到的?
他有時候偷偷牽自家馬匹,去領主家草場偷吃,還經常虧本呢。
什么飼料干草,能夠一磅小麥換七八磅啊?
可他卻是沒發現歇利早早地就呆愣在了當場,連后面的交談都沒能聽見。
按照這個法子,米麥連種,一年能收獲兩次糧食,可能七八年才要休耕一次恢復肥力。
平原郡小麥平均畝產120磅,米果平均畝產180磅,千河谷一畝地年產糧食300磅!
這比黃金平原最肥沃土地的畝產都要高了!
這不是改進農作物畝產能提升的,更是整個生產模式的顛覆。
如果黃金平原是正常的劍士,那千河谷就是長了四個手的劍士,拿的還是鏈鋸劍。
根據先前歇利記憶中的千河谷稅冊,霍塔姆郡可是有一百多萬公頃耕地。
如果全部拿來實行這種米麥連作的話,一個郡就有上百萬噸的糧食產出。
光靠霍塔姆郡一個郡,就能供給整個圣聯的糧食。
如果其余的土地全部拿來種植經濟作物,其余的人口拿來挖礦和制作武器……
歇利打了個寒顫:“目前整個霍塔姆郡,這種方法都推廣開了嗎?”
“那倒沒有,不過……”
歇利原先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不過什么?”
“不過。”不知何時起,旁邊竄出了一個中年農夫,“這兩年間,這種連作法估計會大肆推廣。”
“為什么?!”
“我聽說實驗米麥連作的司鐸長被火速提拔,連升三級,跑到南芒德郡去當水利農業口的副郡長了。
所以我估計,今年各地司鐸長們估計會全力推廣米麥連種,誰不想進步呢?
霍塔姆郡的郡長都發話了,誰能把米麥連種推廣好或者有類似政績的,他第一個給他打晉升報告!”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