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倒是不害羞,理直氣壯地說:“是的,茜茜閣下說我已經用光了今年的建設撥款,他一個銅幣都不會再給我。”
“這才四月吧?”
“嗯呢。”
霍恩知道他是建筑迷,喜歡敲奇觀,況且契卡監控著應該不會貪污。
可面對維特的請求,他只能兩手一攤:“我已經在科研撥款上用光了我的面子,他說什么都不會再拿錢了。”
維特看著霍恩的表情,不似有假,整個人都頹了下去:“那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工程都要暫緩,比如現在這個,真的沒有商量的余地嗎?”
“……我倒是可以給你指一條明路,圣庫沒錢,你去民間要啊。”
“民間也沒錢啊,況且我這回本慢,人家都去買工業債券和圣戰債券了。”
主要是這個時代,房地產的概念還很落后。
霍恩為了聚集工業人口,還特地搞出了便宜的因蘇拉公寓。
否則靠著賣地,維特的市政府都不可能缺錢花。
“你去找軍隊啊,各個戰團打完了仗,有錢著呢。”霍恩笑道,“未來近衛軍固定駐扎秋暮島,而其他戰團要輪換駐扎。”
“您是說,軍團屬地?”
馬車行駛在平整的道路上,維特還在思考如何將軍團屬地融合成圣械廷的一部分。
霍恩卻是翻閱著波訥德遞來的新兵訓練報告。
一支來自黑蛇灣的戰團5000人,和一支來自諾恩的新戰團5000人正分別在貞德堡與圣械廷的新兵營訓練。
“這兩支新戰團,可以按最新的編制來訓練。”
“您的意思是?”波訥德試探著問道,“開始第二輪軍改試點?這還在打仗吧,會不會太急了?”
在圣眷普遍化的技術之后,霍恩基本每個月都可以得到近4000圣銃手與煉金神甫。
同時因為呼吸法的普及與秘銀的精煉,槍械等武器的重量大幅降低。
千河谷圣聯的圣銃手們已經可以初步淘汰銃架了。
目前不少圣銃手保留銃架,只是因為他們在銃架上安裝了斧刃或刺刀用于近戰。
隨著發條武器的進化,舊日的戰術便有些跟不上時代了,發揮不出這些武器的戰場最大威力。
那么原先那種由于圣銃手不夠而導致的,圣銃手與長槍手23的編制就可以淘汰了。
同樣的,軍官也不必太過于在乎圣銃手是否被沖擊,因為有足夠的替換。
“急嗎?我不覺得。”霍恩卻是搖頭,“目前千河谷圣聯和萊亞人的作戰,都是在千河谷本土發生。
我們一直占據著地利與人和,假設我們的戰場在千河谷外呢?”
“發生在千河谷外?”
“是啊,如果仍舊以現在的軍隊體制,我們將一直缺乏進攻萊亞的能力。”
甚至在圣眷技術研發成功前,霍恩就在思考這個問題――
是否需要加厚圣銃手方陣?
是否需要由原先的20x5的方陣變為20x6?
是否需要從莫里斯式的后退式輪換射擊變為古斯塔夫式的前進式輪換射擊?
增加一排圣銃手,配合前進式輪換射擊帶來的效果便是:
前三排以半跪、彎腰、站立三種姿勢發射,發射完畢后,后三排繼續上前以這種戰術三列同時射擊。
長槍手并不會像現在這樣停留在原地,而是跟隨齊射一起沖鋒反擊,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這種三列齊射之前被證實過對超凡騎士效果極好,除非是那種逆天的封號騎士。
這樣的話,說不定新的千河谷圣聯軍隊甚至可以在敵軍優勢地形抗住敕令連的沖擊了。
換之,不出意外的,千河谷圣聯的軍隊將迎來第二次軍改。
可是要淘汰,也不是說淘汰就淘汰的。
加拉爾整個戰術體系與32的加拉爾橫陣是綁定的。
霍恩還是要按照,先試點,然后推廣檢驗,最后因地制宜的路子來走。
看著霍恩沉思的臉,波訥德卻是心情復雜。
進攻萊亞王國?千河谷圣聯進入萊亞的土地?
多么荒謬的一段陳詞,可莫名其妙的,波訥德居然覺得或許這真的會成真。
忽然馬車外傳來了一陣吵鬧聲,隨后馬車的速度緩緩降低直到停止。
波訥德探出腦袋,不滿道:“怎么了?為什么攔車?”
來人是一個契卡,他騎著馬來到馬車窗邊,將一份文件遞給波訥德:“請您轉交給冕下。”
見到是契卡的標識,波訥德知道自己無權過問,便直接遞給霍恩。
拆開信封,霍恩打眼一瞧,眉頭卻是微微皺起:“這吉吉國王,怎么總是這些陰濕詭計?”
(本章完)_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