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你走快點!再慢就趕不上飯點了!”
上山路上,一個穿著運動服頭戴棒球帽的高馬尾女孩催促著,她身后跟著一位老人家,頭發花白,眉尾長到耷拉下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跟監控攝像頭似的轉著看四周景色。
“別催了,你爺這把年紀還能陪你出來玩,沒讓你背著就不錯了。”
“爺,又不是我讓你陪我的,是你自己要來。”
馬小燕不滿地說。
“還不是你說在這兒吃的飯菜比我做的還好吃,我就不信了,我燒了一輩子菜,差點做過國宴,怎么就比不過鄉下的廚子?”
馬學慶吹胡子瞪眼,氣得腳步加快兩分,想他八歲就被爹娘送去學廚,在師傅師兄弟面前伏低做小到十六歲,成日不是洗菜擇菜就是洗碟子刷碗,才終于有機會碰到案板,切菜備菜又練了五六年,到他二十二歲時,師傅他老人家過生日,馬學慶得到機會,做一碗長壽面給師傅。
馬學慶到現在還記得那天的忐忑,他全程緊緊盯著師傅的表情,可師傅他老人家面無表情,挑起一根面,就跟看什么犯人似的,先把面盯上一遍,才重新過湯水再撈起送到嘴里。
直到最后老人家吃完那碗面,也沒說好吃不好吃,只讓馬學慶有了上灶臺的機會。
師兄們做大菜,他就炒小菜,光是一道白灼生菜,他就炒了整整兩年啊!
那時候馬學慶學了不少食譜,私下里沒少做出來,可就是沒他露手的機會。
再往后,市面上私營飯點越來越多,師兄們一個個都要走,要自己開酒樓,開飯館,馬學慶在二十八歲的年紀,終于有了頂替主廚的機會。
不過有時候遇到一些饕餮老客,掌勺的還是師傅他老人家。
馬學慶娶了師傅的小女兒,一直留在師傅跟前伺候,幾個師兄要挖他去酒樓做菜,還給股份,馬學慶也不愿意去。
直到師傅去世,當年的國營飯店被他盤下來成了私人飯館,馬學慶就在飯館里做菜做了大半輩子。
如今他兒孫滿堂,也教出來幾個不爭氣的徒弟,飯館年紀不大,卻積攢不少老客,好多都是沖著他馬學慶手藝來的。
結果他桃李滿天下,自家結苦瓜。外人都說他燒菜一絕,到他親孫女嘴里,還不如鄉野里一個普通農婦燒的菜,這叫馬學慶很不甘心。
剛好馬小燕告訴他,楊溝村要辦什么上梁宴,請廚子燒幾十道菜,還殺了兩頭大肥豬,馬學慶主動要跟著來,他倒想見識見識這里的菜有多好吃。
走著走著,馬學慶看到一塊塊菜地,就有些走不動路了,馬小燕還在眼前滔滔不絕說著上次來玩的經歷,身后沒聲了,她回頭一看,嗬,親爺爺跨過引水渠,蹲人家菜地里面偷菜吃呢!
“爺!你怎么就吃上了!”
馬學慶掐了幾根青豆莢,剝開后把嫩豌豆扔嘴里,嚼開后用舌尖仔細品嘗,原本舒展的眉頭慢慢皺起。
馬小燕心里一提,她可是知道自己爺爺的厲害之處,無論什么復雜的菜,他稍微過下嘴,就能猜到用的食材和調料。
難不成吃出農藥殘留了?
“爺,怎么了?”
“好,”馬學慶激動地指著豌豆菜地道:“這菜誰種的?可不是一般的好啊,沒打藥,純清甜,好多年沒吃過這么好的食材了!”
說到這,馬學慶就有些遺憾,以前他學廚時,師傅教他做菜的基礎就是會挑菜,他擇菜洗菜嘗菜,合格后才被允許去菜市場挑著買菜。
那時候買菜都要趕大集,村里的百姓把菜挑到集市去賣,都是自家種的新鮮蔬菜,基本不用考慮什么農藥殘留,只管挑品相好的就行。
可隨著時代發展,想買到不打農藥的新鮮蔬菜難上加難。馬學慶那幾個師兄開的酒樓一個賽一個頂尖,要價也貴,掙得錢足以支撐他們搞什么有機農場,自己供菜,還能從國外空運。
看得馬學慶覺得好笑又無奈,什么時候開始,老百姓想吃點天然的菜都那么難了呢。
馬學慶開的飯館生意雖然好,可價格不貴,肯定搞不來師兄們那樣的模式。
直到現在,馬家飯館還保留著去附近村里挑農家菜的習慣。
可以說,馬學慶直到現在都沒放棄做菜前對菜的品質要求,饒是如此,他也沒吃過這么鮮甜的豌豆。
沿著上山的路一直走,馬學慶看到有菜地就過去嘗嘗味道,黃瓜才剛長出來紐扣大小,他沒舍得掐,就掐了黃瓜葉子。
看得馬小燕一頭霧水,“爺,這也能吃啊?”
馬學慶眼睛一瞪,跟銅鈴似的:“你沒過過苦日子,不知道以前多難,有吃的就不錯了,什么玩意不能吃?”
田間地頭的各種野菜野花,溝里的魚蝦河貝,這都是好東西。
馬學慶越看越覺得這地方好,山水肯定有靈氣,不然怎么能種出這么好的菜呢?
“前面就是水井小院,人好多啊,爺你走快點!”
馬小燕再次催促,這回馬學慶不嫌她催得慌了,不自覺加快腳步,隔著老遠聞見食物的香氣,讓他也有些期待。
夏蕪給食客們專門準備的一次性餐盤,紙漿環保級別,質量絕對沒問題,公筷公勺都有,怕極個別人沒有素質亂打菜,夏蕪還讓趙靜負責看著,別出現什么差錯。
幸好客人們素養比較好,早知道是大鍋飯分餐制,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原本還怕會不干凈不衛生,不過真到現場看到安排之后,就沒了這種顧慮。
聞著飯菜的香味,反而生出一種期待。
等飯菜差不多都上桌了,人們有條不紊地排隊大菜,總共有五十六道菜,熱菜涼菜,大菜甜點,饅頭花卷米飯,應有盡有。
光是甜點就有八道!
水牛奶和甜酒釀碰撞,做出如同豆花一樣的酥酪,撒上少許花蜜,色味俱全,又提前冰鎮過,最適合晌午吃熱之后來上一碗。
還有枇杷牛奶凍,牛奶西米露,大人想喝酒,有夏蕪泡了大半個月的青梅酒,雖然還沒完全泡開,可喝起來的滋味很是不錯。
孩子們可以喝青梅茶飲,草莓牛奶等……
郝大通跟著楊四爺到水井小院,楊洪恩正坐門口收賬。
家里辦上梁宴,村里人來吃席是要走賬的,鄉下特別看重這些人情往來,人家今日來給了紅包,就要記清姓名和項目,將來別人家里辦事,這邊還要回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