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三萬?”
有官員失聲驚呼,“我等可都是清官,可俸祿加起來,十年也攢不下這么多!
這不是搶嗎?”
昌平君的眉頭也擰成了疙瘩——三萬黃金,夠裝備半個軍團的甲士了。
但他轉念一想,這等能在血衣軍眼皮子底下靠近王駕的刺客,自然不是尋常貨色,價高才顯其能。
“定金多少?”他問道。
郁遜的聲音更低了:“這三萬就是定金。
若是能驚了王駕,事后要再補五萬。”
“什么?!”
昌平君差點從床上彈起來,傷口的劇痛讓他倒吸一口冷氣,“前后八萬黃金?她們怎么不去搶國庫!”
房間里又是一片死寂。
眾人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這刺客的價錢竟高到離譜。
昌平君沉著臉,環視眾人,“湊一湊吧。”
眾人面露難色,也不發表態。
倒不是不愿意同舟共濟,實在是黃金三萬實在是太多了,真的拿不出來。
昌平君不耐煩,“此事若是不成,我們再無翻盤的機會,大家都要死的死,貶的貶,還不搏一搏嗎?”
他的聲音帶著破釜沉舟的決絕,“事到如今,咱們的身家性命都系于此。
若是成了,別說八萬黃金,將來重回咸陽,執掌大權,什么沒有?
若是敗了……”
他沒再說下去,但那眼神里的狠厲已經說明了一切。
眾人聞嘆了口氣,心說也有道理。
有個官員摸著袖中祖傳的玉佩,那是他準備留給兒子的,此刻卻在猶豫要不要當掉。
還有人看著案上的金印,那是當年秦王賞賜的,或許能換些碎金。
眾臣沉默片刻,終于有人咬牙從懷里掏出個沉甸甸的錢袋:“我這有五百金,是準備給孫子買田的。”
“我這有祖傳的玉璧,能值三千金。”
“我把驛館的賬目騰挪一下,能湊出兩千……”
眾人七手八腳地湊著,金錠、玉飾、田契堆滿了案幾。
郁遜一邊清點一邊登記,手指因激動而微微發顫。
折騰到后半夜,總算湊齊了三萬黃金,鑄成十個沉甸甸的金餅,裝在一個黑漆木箱里。
這個時期,金子稀有而珍貴,三萬兩不到百斤,但卻價值連城。
“我這就去。”
郁遜提著木箱,眼神里帶著最后的希望,“她們如今就在城外破廟,交錢之后就能準備行動。”
“血衣軍一到駕前,立刻就可動手!”
他趁著月色出了城,來到城郊那座荒廢的山神廟。
廟門半掩著,里面黑漆漆的,只有神像前點著一盞油燈,映出兩個穿著黑衣的女子身影,一個蒙著銀紗,一個戴著青銅面具。
“錢帶來了?”蒙銀紗的女子開口,聲音清冷如冰。
郁遜把木箱往地上一放,“咔噠”打開鎖:“三萬黃金,一分不少。
說說你們的計劃,怎么靠近王駕?”
銀紗女子沒動,面具女子卻突然笑了,笑聲像銀鈴,卻帶著說不出的詭異:“計劃?自然是……抓了叛賊去見我家爵爺。”
話音未落,兩道寒光突然從暗處射出!
郁遜只覺手腕一麻,剛想呼救,后頸就被狠狠一擊,眼前一黑,差點栽倒。
他掙扎著抬頭,看見那銀紗女子摘下了面紗,露出一張清冷的臉,而那面具女子正把玩著腰間的令牌——上面刻著個“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