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爺爺和盛奶奶在院子里聊天,堂屋里只有盛安和徐成林。
徐成林凝眉糾結了許久,嘆了口氣才緩緩開口:“安安,想來瑾年同你說過,他是我過繼來的孩子。”
盛安猜到接下來要說的事情,與鄉下的那個徐家有關,下意識地坐正了身子:“嗯,瑾年是說過。”
徐成林點點頭,繼續道:“他的親生父母都在鄉下,這些年兩家幾乎斷絕往來,你和瑾年成親,他們也沒有來過。”
當然,他和瑾年也沒有邀請,因為沒必要。
“爹,瑾年不在家,您有事就直說吧,我都聽您的。”
盛安第一時間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讓徐成林覺得為難。
果然,聽到她這番話,徐成林神情明顯放松幾分,開始說起了正事:
“鄉下的徐家決定修祖墳,主要是修的是瑾年爺奶的墳。如今吉日已經定下,到時候墓碑上會寫上子孫三代的名字,你的名字也要在上面。”
他能狠下心跟兄弟姐妹斷絕往來,但是爹娘依然是他的爹娘。
便是他們沒把他這個兒子放在心上,亦不稀罕他回村修祖墳,為著瑾年的名聲著想,他也不能不回去。
他回去了,瑾年和安安也得去。
眼下瑾年不在家,安安更是要去。
盛安明白了公爹的顧慮,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爹,日子定在哪天?到時候我同你一起回去。”
僅僅走個形式而已,只要不是跟鄉下徐家糾纏不清,她不介意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別人的墓碑上。
“好,好!日子定在這個月二十一,我們一早過去就行。”
見兒媳婦的面上沒有半絲勉強,徐成林很是松了口氣,接著說起修祖墳的禁忌和盛安要做的事。
盛安也不需要做太多,等徐家二老的墳墓修好,她跟著燒些紙錢磕個頭,流程就算走完了。
“還有……”
徐成林說得口干舌燥,喝下一大杯水才繼續道:
“徐家那些人,不管是長輩還是小輩,主動跟你打招呼的,你想回應就說兩句,不想回應直接不理,總之別被他們欺負了。”
盛安笑了:“爹,我這人什么都吃,就是不吃虧。”
徐成林哈哈大笑:“不吃虧好,不吃虧好,咱家幾個人都不是孬種!”
盛安沒把徐家修祖墳的事放在心上,該干啥繼續干啥。
倒是盛爺爺和盛奶奶有些擔心,在去鄉下修祖墳的前一天晚上,將孫女叫到房間悄聲叮囑:
“你公爹是個明事理的,到了鄉下徐家的地界,你只管寸步不離的跟著你公爹,便是有人看你不順眼,也會掂量掂量。”
二老對親家和鄉下徐家之間的恩怨了解不多,只是住到徐家這么長一段時間,鄉下徐家沒有一個人上門,便猜到雙方積怨很深。
“爺、奶,我心里有數,你們不必擔心。”
盛安寬慰二老,根本沒把明日的鄉下之行放在心上。
見孫女如此自信,盛家二老心里也微微放松,催促她趕緊回房睡覺,明日早起不能耽擱。
盛安回到房間,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聞著旁邊枕頭上越來越淡的氣息,她不受控制地想起枕頭的主人。
“這個時間點,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應該已經睡著了吧。”
盛安像個烏龜似的趴在床上,毫無形象的攤開四肢,雙手雙腳胡亂地倒騰:“三天的院試剛過,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要是考上就好了,不枉他每天起早貪黑的學習。
但凡付出了,沒人不想得到回報。
要是她辛辛苦苦揮鍋鏟,年底一盤不僅沒賺錢,還虧了不少,她能把自己郁悶死。
一通想七想八,盛安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與此同時,在考棚里煎熬了三天三夜,回到客棧倒頭睡到深夜的徐瑾年睜開了眼。
他無視饑腸轆轆,快速收拾行囊,不一會兒就將所有的東西打包好。
徐瑾年估算了一下時間,知道這個時候去渡口,也沒有船只載他回青州,便只能來到桌邊坐下,給自己倒了一杯水。
水是冷的,在泛著寒意的秋夜更顯冰涼。
徐瑾年沒有絲毫停頓,仰頭一飲而盡。
一滴水漫過唇角,沿著流暢的下頜徐徐向下,徐徐落到修長的脖頸,最終沒入微微敞開的領口,沒有留下一絲痕跡。
滿滿一壺茶水,不知不覺被喝光,東邊的天色也漸漸亮了。
徐瑾年坐了大半宿,眼底一片清明沒有絲毫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