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你還真是難纏啊,”沈淮笑道,“徐東鐵路,我們現在主要確保的目標是跟新浦港銜接的東延支錢明年能順利開工,徐東鐵路電氣化改造及復線工程,投資太大,往少里說要五六十億,很可能七八十億都打不住,不是我們現在能考慮的啊。就是有考慮,難度也太大了,需要反復的權衡,才好跟老爺子您匯報啊……”
徐東鐵路東延工程,即從徐東鐵路此時在北城區終點站,修筑支線鐵路延伸到在建的新浦港,完成新浦港與鐵路網的初步貫通。
由于是支線鐵路,投資有限,全線勘測距離為三十六公里,差不多與梅浦公路平行,工程預算做到三億。
華東鐵路局不愿意掏這筆建設資金,沈淮則主張由淮能集團、梅鋼、新浦開發集團等籌資成立聯合企業建設這段支線。
三個億的資金,淮能、梅鋼等企業湊出來也不是十分的困難,省里、市里也支持這個方案。支線建設的出資方是國有資本為主,不存在政策上的障礙,但還是需要得到鐵道部門的許可。
不過這個問題也不是很大,田家庚提出要將東華發展起綜合樞紐港口城市,提出要大格局發展淮海省經濟,鐵路、公路網與港口的全面貫通,是全省近期推動的重中之重。
海防公路、徐東鐵路東延段等工程,鐵道部、軍方可以推說沒有資金,不出資建設,但地方籌到資本,鐵道部、軍方要是阻撓,這官司就是打到國務院、軍委里都不怕輸。
不過沈淮真正想做的,還是徐東鐵路電氣化及復線工程改造。
國內鐵道部門正醞釀一次鐵路大提速,沈淮從內部得來信息,提速后,國內列車最高時速將超過130公里,而此時徐東鐵路上來往于徐城與東華之間的列車時速,甚至都不到五十公里。
由于單線路軌,由于會車的原因,列車常常需要在岔道上停下來,等候很長的時間,等待對面的列車過去之后,才能繼續上路。
徐城到東華兩百多公里的里程,客貨車通常都要行駛仈激u個小時甚至更久,攤算下來,連平均三十公里的時速都達不到。
在這樣的通行效率之下,即使徐東鐵路沿線市縣經濟還遠談不上發達,運力也是日趨飽和。
即使將來通過東延支線工程,新浦港與徐東鐵路接上,實際上也沒有辦法騰出太多的運力空間出來。
徐東鐵路電氣化及復線工程改造后,運力在理論上能一下子提高八到十倍,通行速度也將提到兩到三倍,將成為淮海省境內最核心的主動脈,意義要比單純的徐東鐵路東延支線工程重要得多。
問題就在整個工程投資額巨大,華東鐵路局目前優先重點發展發達地區的鐵路網,連東延支線三個億的資金都不愿意拿出來,更不要說是六七十億甚至近百億的天量資金了。
此外,徐東鐵路雖然有不堪重負之虞,但也是鐵道部在淮海省的主要利益所在,華東鐵路局也不可能說把徐東鐵路劃給地方去搞電氣化改造,去搞復線建設。
沈淮打開始也沒有現在就搞復線工程的念頭,還是他二伯宋喬生指使宋鴻奇打那通電話之后,才叫他有了一些想法,才想著是不是有推動的可能性。
真正要能推動去做的,將是淮海省除新浦港綜合開發之外,再一個超級工程。
海防公路雖然也長達兩百多公里,但只是雙車道設施,全線擴建工程也只需要三四個億的錢,相比較之下,也只能算是小工程了。
不過想法還談不上成熟,沈淮也就不愿意在這么多人面前,公開的討論。
見沈淮無意多談,崔向東也不不窮追猛打,說道:
“你下午說的改革問題,我也有思考。現在官僚主義、貪|腐、污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之后就為富不仁,這些問題我們退下來的老人,也有注意到。甚至對接下來怎么走,也有爭吵,有些人甚至認為已經到了必須停下來好好整治的地步。我年紀大了,一輩子都窩在國內,沒有什么見識,聽著老同志天天在耳邊爭吵,我有時候也有些疑惑。這時候出來走走就很有必要,雖然有很多雜音,有很多矛盾,我們還是要抓準主要矛盾去做工作……”
沈淮為什么在這時候提交到徐東鐵路電氣化及復線改造工程,是不是想借崔向東及梁姓老人等老同志去撬開華東鐵路局的口子,肖浩民他們也不清楚沈淮的意圖。
雖然看上去,沈淮跟他都是縣處級官員,但沈淮所考慮的動輒數十億投資的超級工程,甚至不是他現在就能參與的。
不過聽崔向東又把談話的內容說得空泛、似乎沒有確指的方面去,他也敏感的感覺到,這很可能意味著國內他們所接觸不到,而沈淮、崔向東能接觸到的更高層次,當下對改革開放下一步怎么走又產生一些分歧。
似乎每一次重要會議之前,一些分歧的聲音都會變得激烈些。
現在已經九六年深秋了,明年入秋后就是十五大。
十五大的zhongyāng領導班子目前還只能說是大體有個輪廓,會不會有所調整或變化,都跟當下的爭議有著密切的關系。
肖浩民不知道沈淮跟崔向東所談論的話題,是不是跟這個有些關系。
_a